本报记者 鲁 萍
近日,东光县于桥乡大生庄村村民马金春来到村委会签署土地流转协议。过去,他家因没有劳动力,土地都租出去了,每年每亩土地只有200多元的租金。现在,在沧州市人民检察院驻村工作队的推动下,村里和省供销社合作搞规模种植、建合作社,流转土地的村民每年每亩土地流转费就有800元,再加上未来预期的分红,收入比过去多了好几倍。马金春说:“工作队和村‘两委’班子共同推动乡村振兴工作,想方设法为我们增加收入,生活有了明显变化!”
市检察院驻村工作队,2016年就来到了东光县于桥乡大生庄村。现在驻村第一书记柳瑞成,已经是第五任驻村工作队队长了。通过他们的工作,为大生庄带来诸多变化:今年4月,近5公里长的乡间公路两侧新种植了4500余棵树木,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夏收季节,他们深入田间地头,帮助村民抢收小麦,确保全村的小麦颗粒归仓。同时,协助推进夏种工作,使全村3400亩耕地全部种上了丰收的希望。自2019年起,乡卫生院每年都为65岁以上老人和生活困难群众免费体检,工作队还联系了市人民医院进村义诊和开展网上诊疗服务活动,基本实现小病不出村、大病有人管的良好诊疗服务体系。
柳瑞成说,工作队和村“两委”紧紧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项目标要求,用心、用情、用力推动各项工作深入开展,着力解决村民生活中遇到的急难愁盼问题,不遗余力引领带动乡亲们走上振兴致富道路。
今年5月,工作队在走访排查中发现,村民马立波、马荣长居住的房屋漏雨,钱连森、马书格家的门窗年久破损,他们随即研究解决措施,在不到20天的时间里就全部帮助修葺完毕,确保群众雨季住房安全。6月,市检察院机关党委组织9个党支部23名党员代表,在大生庄村开展了一次生动的主题党日活动,分别与村党支部和8个脱贫户建立了一对一结对帮扶联系,为坚决防止脱贫群众返贫致贫再上了一道保险。9月,在农民丰收节前夕,工作队联合众多单位在大生庄村举办了首届“丰收杯”象棋比赛,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凝聚了人心。10月,大生庄村土地整合实现集体种植的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全村174户村民加入合作社,整合土地1900亩,与省供销社签订3年合作协议,在推动土地增效、农民增收、壮大村集体经济力量上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村党支部书记马广瑞初步估算了一下,仅此一项就能为全村每年增加纯收益100余万元。
“在乡村振兴一线战场,共产党人身先士卒,驻村工作队将继续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不懈奋战,为群众铺就一条通往富裕、幸福的康庄大道。”柳瑞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