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汝汀
日前,在吴桥县于集镇大刘村的综治中心工作室,吴桥县检察院驻村工作队的工作人员,正在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为前来办事的村民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几年来,这间工作室多次帮助村民完成法律咨询、心理疏导、矛盾调解、申请司法救助等服务,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
吴桥县检察院派驻于集镇大刘村工作队紧密结合检察职能和农村实际,创新开展以“乡村振兴检察同行”为主题的实践活动,通过开展法治乡村建设、解决群众微心愿、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司法救助等一系列举措,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2021年以来,驻村工作队走访对象由贫困户转向全村所有农户。为全面摸清底数,驻村工作队会同村“两委”干部,通过多种形式对全村284户进行走访,逐户了解核实家庭结构、收入来源、享受政策、劳动力、住房、就学、土地、饮水、健康状况等基本情况,重点关注脱贫户、低保户等9类人群的“两不愁三保障”以及饮水安全等情况。在此基础上,及时对相关档案资料进行补充完善,对发现的问题进行逐项整改。
维修改造村“两室”,打造法治示范点。针对农村法治建设薄弱的实际情况,驻村工作队积极探索社会治理创新模式。吴桥县检察院负责人深入到包联村走访调研,针对包联村“两室”年久失修的问题,由检察院出资8.5万元对村“两室”进行维修改造。结合检察职能,由驻村工作队牵头在村“两室”单独设立综治中心工作室。截至目前,已为村民提供法律咨询服务30余人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0余次,帮助申请司法救助1人,化解重复信访积案1件。
帮助解决心愿,密切联系群众。驻村工作队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利用“真情帮扶暖民心”大走访活动之机,针对走访过程中发现的部分脱贫户使用的电热毯存在安全隐患问题,采购了20条新型水暖电热毯发到每个脱贫户手中,为脱贫户温暖过冬提供必要帮助。
关爱未成年人,营造法治氛围。2021年以来,驻村工作队主动联系派出单位,组织干警深入到包联村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为20名留守儿童送去价值4000余元的图书、文具、书包、水杯等学习生活用品。结合检察职能和农村实际,在包联村中心广场设置了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宣传专栏,在农家书屋设立了未成年人图书专柜,每年由负责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干警来村开设青少年普法小课堂,帮助未成年人加强自我保护和安全防范意识。
驻村工作队主动配合派出单位宣传司法救助工作,把有效防止因案致贫、因案返贫作为驻村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加强与镇政府和司法所等部门的联系,及时了解涉案被害人是否存在因案致贫、因案返贫风险,对符合救助条件的报请派驻单位启动司法救助程序,真正把为民办实事、办好事落到实处。
“只有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壮大村级财力,才能建设和维护好农村公共性基础设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宜居优美的生活条件。”驻村第一书记李军说,接下来,他们将充分发挥农村资源优势,科学规划,培育壮大具有本村特色的主导产业,充分发挥合作社、致富带头人、承包大户的引领带动作用,鼓励引导村民以土地、资金、劳务等形式入股,参与生产经营,形成辐射带动效应,有效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壮大集体经济,为推进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