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2日
第06版:06

83年前《恤金给予令》 揭开英雄抗战故事

赵华英 齐斐斐

日前,河间历史文化研究者赵华英在网上检索烈士名录时,偶然发现一张1939年8月的《恤金给予令》。由当时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签发,给予在抗日战争中英勇牺牲的烈士家属。这位烈士叫吕晓韬,河间人。

83年过去了,这张《恤金给予令》已经毛边泛黄,但背后的英雄故事却随着人们一步步追寻逐渐清晰。

誓与日寇决战到底

赵华英说,关于吕晓韬的个人资料不多,据山西省长冶市沁源县史志办编写整理的《沁源英雄烈士谱之吕晓韬》记载,吕晓韬是河间孙家边村人。孙家边村位于河间市区北约15公里,原属河间市郭家村乡,现已合并至诗经村镇,这里距著名的毛公书院仅一里之遥。很多河间名人,如冯国璋、作家俞林等,都曾在毛公书院读过旧式学堂或新式小学。据推断,生于1894年的吕晓韬极有可能也在毛公书院就读过。

后来,吕晓韬在西北军入伍当兵,一路升任排长、连长、营长、团副及团参谋长等职,曾在庐山军官训练团第三期受训,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国民党17军84师501团团长。

“七七事变”爆发后,1937年8月,吕晓韬所在的17军奔赴张家口至南口前线。临行前,他对家人说:“此次出战,誓与日寇决雌雄,如我在战场上牺牲,你们不要难过。”8月16日,战斗先在南口附近赤城打响,吕晓韬率501团雨夜过长城,奔袭井儿沟。次日凌晨2时发起攻击,半天时间歼灭日军一个大队。在南口战役中,6万中国军队英勇血战,抵御10多万日军南北夹击18天,虽最终无奈后撤,却狠狠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

平型关战役出生入死

日军于1937年9月13日攻占大同后,又向平型关一线进犯,企图突破平型关防线,与雁门关以北日军汇合攻占太原,进而占领山西全省。

9月中旬,吕晓韬所在的17军到平型关北翼的团城口、迷回村一带布防。其中,84师进驻灵丘、繁峙之间的内长城防线,担任平型关战役主阵地(东跑池—西河村)防务,吕晓韬率领的501团因伤亡过重担任旅预备队。此时,国共抗日部队在平型关布阵歼敌,84师担任左翼防务,八路军115师设伏在平型关东北公路两侧。

9月22日夜11时,日军进逼至平型关前,在平型关前繁(繁峙)代(代县)公路上与17军派出的断路部队遭遇,爆发激战。装备精良的坂垣机械化部队,以炮兵猛攻84师阵地。84师官兵依靠临时挖的掩体抵挡日军炮火,伤亡惨重,激战至下午4时,日军终被击退。吕晓韬所率部队一度出击,袭击日军护卫所,缴获轻机枪6挺。

9月24日,日军集中优势火力,重点向团城口地区进攻,84师守军与日军展开肉搏,反复争夺阵地。吕晓韬指挥501团官兵,与敌展开拉锯战,两次夺回日军据守的18864高地。在高地争夺战中,吕晓韬挑选的50余位奋勇队员,生还者仅11人。24日夜突降大雨,84师官兵冒雨在战壕中据守。25日,八路军115师成功伏击日军,史称平型关大捷。84师一直鏖战至26日雨夜,完成阻敌任务,有力配合了八路军部队。此时的吕晓韬因腿部负伤,被日军围困在一个小山头,但他坚持指挥作战,直至26日下午被奋勇队救出火线。

牺牲后受朱德嘉奖

1938年2月,17军251旅负责防守山西平遥,其中包括吕晓韬所在的501团。

在日军猛烈攻击下,守城官兵坚守三天三夜,因寡不敌众,吕晓韬受伤后被部下用连接起来的绑腿带从西城墙放下,突出重围,敌军也伤亡惨重。4月初,日军围攻太岳山区,企图攻击18集团军总部,打通白晋公路。4月9日,17军派正在沁源县郭道镇练兵的501团阻截日军。吕晓韬立即率队前往新章村,率部与敌展开激战,以寡敌众,伤亡惨重。在英勇奋战两昼夜后,多架日军飞机忽然飞临,轮番狂轰滥炸。吕晓韬因隐蔽不及,中弹受伤,于4月11日壮烈牺牲,时年44岁。他牺牲后,获得东路军总指挥、十八集团军总司令朱德的嘉奖。

吕晓韬治军有方、作风清廉,英勇善战、足智多谋,被将士们称为“智多星”“小诸葛”。他的直接上司、251旅旅长高建白得知吕晓韬阵亡的消息后悲愤至极,率领两个营激战一夜,歼敌数百,于4月22日一举收复沁源县城,为烈士报仇雪恨。1939年8月,国民政府追认吕晓韬为抗日烈士,并对吕晓韬家属予以抚恤,本文开头提到的那张《恤金给予令》,即是抚恤证明。

时隔83年,细读这张久已发黄的证明:“兹有第84师501团少校团长晋少将吕晓韬,籍隶河北省河间县,现年44岁……”除给予一次性抚恤金1500元外,按年度计发抚恤金600元,后面是每年给付的签字盖章。抚恤令下角注明烈士“妻(子)任氏、(儿)子吕建功、女(儿)吕淑和执收”。1947年12月31日,国民政府正式追赠吕晓韬为陆军少将。吕晓韬牺牲后,暂葬于沁源县伏贵村,1957年迁葬河间县孙家边村。2015年8月,吕晓韬入选民政部公布的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如今,无论在烈士的家乡河间市,还是牺牲地山西沁源县,吕晓韬壮怀激烈、英勇殉国的事迹仍然广为流传、感动人心。那一段浴血奋战的峥嵘岁月,那一件件催人泪下的故事,时刻提醒今天的我们: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铭记历史方能发奋图强。

2022-11-22 赵华英 齐斐斐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74651.html 1 83年前《恤金给予令》 揭开英雄抗战故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