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3日
第06版:06

“河北李叔”的乡土创业实践

李月庆精心打理果树

国庆期间,游客在生态农庄休闲娱乐。

■ 本报记者 张梦鹤 本报通讯员 南宝通 摄影报道

他虽年过半百,但敢想敢干,在荒芜的盐碱地上翻出了新花样;他几十年没摸过锄头,可种起地来,敢于尝鲜,行动力不亚于年轻人;他离家多年,却始终深恋故土,回乡创业,也不忘造福乡邻;他紧跟潮流,探索短视频拍摄,在“河北李叔”的视频号上,将原汁原味的乡村生活分享给更多人。他,就是南皮县环京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李月庆。

2018年,北漂多年的李月庆选择返乡务农,在家乡南皮县乌马营镇范家村,建起范家生态庄园和盐碱地家庭农场,让一片荒地焕发生机——

盐碱地长出生态农庄

周末,李月庆早早起床,将范家生态庄园的音响打开。伴着悠扬的音乐,他如往常般,在庄园里悠闲踱步。此时,平静的荷塘上还泛着蒙蒙雾气,漫步于水上亭廊,朦胧间,好似置身江南人家。

此情此景,谁能想到,这处亭台水榭,原本是一个荒废的芦苇坑。让这里大变样的,正是李月庆。

李月庆是土生土长的范家村人,但年轻时便走上了“北漂”路,不仅将生意做得红红火火,还在北京安下了家。虽然在大城市站稳了脚跟,但李月庆忘不了这片生他养他的黄土地。每每回家探望父母,看到大片盐碱地荒废,他都觉得可惜又心疼。

“近些年,中央一号文件频频提出利用‘旅游+’‘生态+’模式,推进农业、林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咱能不能改良这些盐碱地,搞休闲旅游,为人们打造个游玩的地方?”想到在北京,每逢节假日,市民们就结伴“郊区游”,李月庆心里有了方向。2018年,返乡创业的他一落脚,就马不停蹄地开始了建造步伐。

抽干废水、清理垃圾、打桩建亭、栽荷养鱼……慢慢地,芦苇坑变成了美荷塘,盐碱地上“长”出了好风光的生态园。

让盐碱地拴住更多人的心,李月庆还特意规划了环境幽静、空气清新的苗木种植区。游客们来了,最喜欢在这片“天然氧吧”里打卡拍照。庄园还相继建起水果采摘区、无动力游玩设施区,并给孩子们打造了游览专用的铁桶小火车。在珍禽观赏区,孔雀、珍珠鸡、黑天鹅、鸵鸟等“安家”于此,不时与游客亲密互动,备受欢迎。

在范家生态农庄,不光能玩儿得开心,吃得同样舒心。临近中午,香喷喷的饭菜被端上了餐厅的饭桌。凉拌冰菜、清炒小油菜、铁锅炖公鸡……都是用庄园自产的蔬菜、禽肉,烹制的原汁原味的农家饭。

“没想到盐碱地现在也这么洋气了,又打卡了一个周末休闲的好去处。”今年国庆假期,来过这里的游客,无一不点赞。

“这几年,不少人开始青睐城市周边的‘微旅游’,喜欢来咱农庄体验农趣、亲近自然。今年国庆假期,我们这儿的游客量比平时增加了50%。”看到变了样的盐碱地如此受欢迎,李月庆脸上笑开了花。

种养结合绿色循环

把无人问津的盐碱地变成了人气十足的休闲庄园,李月庆扎根土地的成果丰厚。不过,要是你以为他只玩得转休闲农业,那可是小瞧了他。除了休闲农旅的“金点子”,李月庆还把目光瞄向了种养结合,现在,俨然是个经验丰富的“老农民”了。

在盐碱地家庭农场的养殖区域,一只只小羊正悠闲地“吃饭”。棚舍外,成堆的干草是它们充足的口粮。

“这些都是咱农场自种的高丹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而且特别甜。每天,俺们都到地里拉上一车,用揉丝机揉完了,羊群特别喜欢吃。”李月庆说,“这种草一年收3茬,越收割,分蘖越多,年均亩产达5000公斤。”这样,除了满足自己的养殖需求,还能卖给养殖场,这盐碱地每亩收益达1500元。

瞄准种养结合的需求,今年春季,农场还从宁夏引进了燕麦牧草。这种草生长期短、产量高,而且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可以降低动物拒食概率。

引进宁夏燕麦牧草,李月庆坦言有些机缘巧合。

“受去年秋季连阴雨影响,大部分小麦播期推迟15至30天,有些地块出现种植空档。”他说,看准时机调整种植结构,他们从宁夏引来种子。“燕麦牧草从播种到成熟只需要3个月左右,在6月播种玉米之前就收完了。”

种植前,农场就和奶牛养殖场签订了协议,收获时,由养殖场出车出人来收,不愁卖。仅这一季,农场就赚了16万元。

这里的土地除了种牧草和粮食,也兼具养殖功能。玉米苗长大后,在地里撒上大鹅,不光能除草、除虫,排泄的鹅粪,又成了滋养玉米苗的肥料。秋后,玉米熟了,鹅也长大了,由于不吃饲料,每天都自由自在地溜达,鹅肉鲜美,是游客的必点菜。

大鹅自由自在,小香猪、母鸡的生活也不差,吃的都是自产的粮食、果实,活动的范围也广。尤其是母鸡,生活在80亩美国红枫林里,生活别提多舒适了。只是苦了李月庆和工人们,天天满林子里找鸡蛋。

“土里刨食,要想有好收益,还是要以田园式休闲农业为依托,走生态餐饮、采摘、农副产品消费之路。以后,我们会继续探索种养结合、循环发展的绿色模式,倡导绿色饮食理念和健康生活新模式。”李月庆说道。

文娱中心刮起文化新风

返乡创业,李月庆不光想让盐碱地大变样,还想让这地界上的人们,都有新面貌。

建起休闲生态园后,他专门组建了文娱活动中心,搭起舞台,配齐大屏幕和双音响。

这不,今年的夏日夜晚,文娱中心十足热闹。响亮的锣鼓声中,秧歌队踩着整齐的步伐,扭得热火朝天,甩掉劳作一天的疲惫。

“自从咱生态园建了文娱中心,免费给大伙儿提供音响、舞台设备,俺们就有了好去处。晚上来扭一扭,不光身体,心里都倍儿舒坦。”“生态园建好后,大伙儿都愿意凑到这儿玩,打牌的、闹矛盾的都少了。”娱乐之余,村民们说说笑笑。

“夏天时,俺这儿人气可是旺。早起就有人来遛弯儿,晚上和周末,还有文艺演出。”村民们喜笑颜开,李月庆更是乐在其中。

为了丰富村民们的文娱生活,他还不辞辛苦,联系文艺团体来惠民演出。

晴朗的夏日,河北梆子剧团来了,台上,好戏连连、魅力无限。台下,戏迷们看得出神,掌声阵阵。硕果累累的秋日,举办农民丰收节,吸引周边村庄的秧歌队来,一起载歌载舞庆丰收……如今,休闲庄园的文化气息愈发浓厚,浸染着村民们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

看着家乡越来越美,父老乡亲的日子越过越好,李月庆打心眼儿里高兴。农忙之余,他还探索起短视频拍摄,在“河北李叔”的视频号上记录着变化,将原汁原味的乡村生活分享给更多人。

“接下来,我们还计划拍摄农村题材的视频短剧,挖掘咱农村的精神内涵,唤起更多人的‘乡愁’,吸引大伙儿亲近乡村,一起振兴乡村。”李月庆的乡土创业计划,未完待续。

2022-11-23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74688.html 1 “河北李叔”的乡土创业实践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