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4日
第07版:07

吴桥打造大运河党建示范带

本报通讯员 王昱鑫

“早期共产党员莫子镇就是在这里成立了吴桥第一个党支部。”日前,在吴桥县莫家场村莫子镇纪念馆,村党支部书记刘琳介绍,村里建了党建长廊、红色经典研学基地、星火驿站、党建文化广场等红色教育基地,通过红色引领增强了村民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今年以来,吴桥县紧抓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契机,立足大运河沿线各村庄实际情况,将运河沿岸1公里内37个村全部纳入党建示范带建设项目化管理,全力打造乡村治理先行区、杂技旅游示范区、强村富民带动区、生态宜居引领区,扎实开展大运河党建示范带建设工作。

打造乡村治理先行区

抓好基层治理

翻开吴桥县吕家寨村网格员吕志刚的民情日记和工作记录——为村里两户五保户察看房子安全情况,对运河沿线杂草进行了清理,向村民宣传防护措施……详细记录着网格员一星期的工作内容。吕志刚介绍,村里每户都有一张党建网格连心卡,上面有网格员的姓名、联系电话等信息,有问题随时能够找到他们。

吴桥县坚持党建引领网格治理工作,探索出了“党建引领网格治理全覆盖”新路径,通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精细网格,形成了“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小事不出格、矛盾不上交”的基层治理新常态,努力打造“乡村治理先行区”。

把全县划分为1500余个网格,每一个网格即一块“责任田”,将基层党建、平安建设、民生服务等融合到一张网中,再将网格内融入的新需求落实到每个网格员身上,既能确保需求落地,又节省了人力、节约了资源,避免出现乡村治理盲区,实现了村庄管理有序,打通了服务村民“最后一米”。

打造杂技旅游示范区

传承杂技文化

以旅游资源开发为重点,吴桥县坚持传承和发扬独特的杂技文化,依托大运河党建示范带建设,创新推行“景区党建”模式,把党支部建在服务团队上、建在景区企业上,推动基层党建与杂技旅游协同发展,积极打造“杂技旅游示范区”。

“我现在篆刻的是杂技名人孙福有的肖像。”在大运河畔的梁集村,民间艺术家庞国帧正在家中用印刀一刀一笔细心雕刻着现代杂技之父的肖像。

充分挖掘杂技文化,吴桥县对运河沿线的民俗、历史文化进行深入发掘、搜集、整理,大力实施“党建+旅游”书记项目,以徽派文化为基础建设运河沿线村庄,搭配运河及党史文化铜版画,构建主题文化新亮点。同时,借助浓厚的杂技历史文化,大做巧做水文章,创建“一渠青荷”“双塘鱼肥”“四街美化”“十景争辉”专项景点,让杂技文化更具魅力和活力。目前,全县13个重点建设示范村项目均已启动,正在稳步推进。

打造强村富民带动区

推动乡村发展

“运河边上自家的土地流转出去种植了牡丹,我又来到牡丹园务工,除了土地流转费外,还多了一笔务工费。”赵家茶棚村村民姜艳玲感叹收入增加了、生活富裕了,村民们一同搬进新楼房。

近年来,吴桥县以党建引领盘活农村土地资源,通过发展企业、培育产业、促进就业等方式打开强村富民“新引擎”,打造“强村富民带动区”。

依托项目建设优势,运河沿线各村庄全部实现土地流转,打造了万亩红高粱、千亩金银花、百亩向日葵、百亩牡丹园等特色农业产业,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均实现10万元以上,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为解决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后劲不足问题,充分挖掘培育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各党支部领办服务型合作社,整合村内剩余劳动力,为周边村庄提供劳动服务或技术支持。

打造生态宜居引领区

建设美丽乡村

在第四屯村,坑塘水系相连别具一格,三五村民坐在运河边聊天,宛如置身画卷之中。

“过去这里是个臭水塘,大伙儿都绕着走。改建成小公园后,都爱聚到这下棋聊天。”村民杨运新在小公园里细数村里的变化——村路硬化了,天天有人扫;家里改厕改水,污水不再乱排乱流;装了路灯、建了广场,家家建设美丽庭院,村里环境变了样。

立足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吴桥县以生态宜居理念引领乡村振兴,积极打造“生态宜居引领区”。各乡镇在拆除破旧房屋、彻底清理违章建筑和倒塌杂乱院落上下功夫,有效利用闲置宅基地、空闲地进行美化绿化,形成“一步一花园”美景。同时,扩修活动广场,打造廊庭休闲区,硬化地面,建造1000平方米以上的群众健身休闲新去处,建成环境宜居优良、百姓安居乐业的花园式村庄。

党建赋能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吴桥县不断创新基层治理,形成“以点带面、以线串珠、全域推进”的党建促乡村振兴新局面,下大力气建设一条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文化璀璨的党建示范带,打造乡村振兴吴桥样板。

2022-11-24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74746.html 1 吴桥打造大运河党建示范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