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08日
第7R版:

人生路漫漫 奋斗最精彩

——读张兴华新书《回眸》

大漠长河

收到张兴华同志的散文集《回眸》,已经有些日子了,之所以到现在才读,是因为手头上有些放不下的杂事需要处理。我知道,读兴华同志的书,需要静下心来细细品味,要心无旁骛、专心致志,才能得其真味。打开《回眸》,这一读,立感赏心悦目、脑神共振。掩卷沉思,收获颇丰。

感恩是贯穿《回眸》的主线。打开《回眸》,扑面而来的是浓浓的感恩之情。兴华同志以如诗如歌的语言,从内心深处向读者捧出一个他要感恩的盛大群体。这群体犹如雕塑,活灵活现地伫立在读者面前。你看,那深明大义、耿直善良、勤劳质朴的母亲,因为作者吃了邻居晒在地上的地瓜干,就颠着小脚,领着孩子挨家询问,当面向人家道歉。回到家里又耳提面命地教育儿子:“小时候偷人家一根针,大了就敢偷人家一头牛,从小就要走得正、行得正,不能让人家戳脊梁骨!”

那卖宅子、卖地办学,好学正气的父亲;那投身军旅、奉献国防的大哥;质朴勤劳、种地务农的二哥;文墨厚重的三哥;还有站在作者后面默默奉献的妻子……组成这个家庭的群英图像。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书香门第、耕读之家,一个有着良好家风传承的大家庭。

家风是一个家族的根、一个家族的魂,从中让我们看到了兴华同志成长的根基。正是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才造就了他敦厚朴实的性格,也可以说是家风的传承成就了他的事业和人生。

《回眸》中,兴华同志念念不忘的还有他的师长、同窗、同事、领导对他的好。他饱含真情地记录下人生旅途中每个时期、每个人对他的关爱、帮助和支持。有恩师的教诲、师姐的粮票、领导的鼓励、同事的诤言……一句话、一件事、一辈子、一生情。在《回眸》中,他不止一次地讲到在基层工作时的两位同事。在他担任基层领导干部后,专程赶到他家里郑重其事地跟他说:“当了领导干部,还是管官的官,千万不要用错了权、花错了钱!”这句话伴他前行,让他受益终生。

兴华同志的感恩,不仅是记在心里、写在文章中,最关键是将感恩化作一种责任和前行的力量。在任上让他做到为党工作、勠力奋进,为民服务、全心全意。就是在退休后,他也有自己的感恩方式,“今后在家里,帮着老伴儿多干点活,当好‘贤内助’,爱的火焰在下半场的人生旅途中传递下去。”

捧读《回眸》,让我们体会感恩的热烈和真诚。正如《做人要懂得感恩》一文中说的:“一个人懂得感恩之日,便是将感恩化作一种责任、一种美德、一种修养,追求阳光人生,实践于生活之时。”感恩,正是他几十年如一日追求人间大爱,不管是为官还是为民,都能做到始终如一的动力源泉。

修身、向上是贯穿全书的思想精华。捧读《回眸》,也让我感受到了书中的浩然正气和崇高情怀。“我以我笔写我心,我以我心抒真情”,是兴华同志自勉、自励的格言警句,也反映了他写作抒怀的内心真情。他的文章如泉水潺潺,从心底里自然流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

兴华同志的文章,总能抓住一个主题说开去,深入浅出、旁征博引,或劝诫、或告慰。像是内心独白,对自己的叩问和敲打;又像是面对听众滔滔演说,教人向上、向善、向美,勇于攀登。有时高亢,如战鼓号角,催人奋进;有时低语,像春风化雨,滋润心田。

兴华同志告诉人们要学会尊重。他说“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虽朴实无华,却是至理名言,会让我们扪心自问、检点言行。他说,“在生活中学会放下,守住心灵的宁静,也会远离那份燥热和不快”;“当官的要放下架子、放下烦恼、放下名利”。他倡导的是人间大智慧,追求的是一种崇高的人生境界,细细品味会让人醒脑气正、心静神清。

他告慰大家,要“学着适应生活”。告诉我们退休之后要主动地接受生活中发生的种种变化。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外头,都不能因为刚刚站在台上谢了幕,就不管不顾忘了党和人民的养育之恩,忘了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甚至看这也不顺眼,听那也不高兴,倘若再时不时冒出个为老不尊的事来,传扬出去,既让人堵心,又让人笑话。这无疑是对已经退下来的领导干部的一记重锤、一剂苦口的良药。如果大家都像兴华同志那样“常掸心灵灰尘,常清思想垃圾,常掏灵魂旮旯,远离非分之想,不断叩问自己”,那一定会让退休之后的生活更充实、更纯正,更有意义。

纵览全书120多篇文章,每一篇都给人积极向上的力量,都是人生向美向善的指路明灯。

勤奋好学、低调谦逊是兴华同志做人的底色。读书读人,书品即人品。读兴华同志的书,不能不说到他的为人。我和兴华同志结缘,也是他的文章作媒。

2015年1月5日的《沧州日报》刊登了署名寒朴的文章《学会归零》。文章开门见山地说:“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真诚学会把自己归零,让每一天成为一个新的起点,随时校正人生坐标,从而逐步实现自我完善,应该不失为一种人生的追求和涵养。”这篇文章文笔老辣、立意新颖、说理透彻,一下子就击中了我的心扉,引起了强烈共鸣。从此,寒朴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读书看报每遇寒朴的文章,必然认真品读。就这样,寒朴成了我心目中的一位长者、一位导师,总想有机会一睹“庐山真面目”。机会终于来了,在沧州市政协的一次会议上,我见到了时任沧州市政协副主席的他。他的低调、谦逊、和蔼可亲和厚重的文化底蕴,一下子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我们不仅成为文友,也成为感情深厚的朋友。

兴华同志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的好学精神。他受父亲影响,从小养成了读书的习惯。小时候看枣树,别的孩子多是打菜、打草,或是玩耍,但兴华却是一头扎进书海里,吸取知识,增长才干。这在当时已成为村里的美谈。后来参加工作,更是几十年如一日,正像兴华同志说的:“不管是在基层,还是在机关,无论在什么岗位、干什么工作,都与书刊为友、以读书为乐”。退休后,他更是把读书当作人生最大的乐趣,从阅读到悦读,惜时如金,争分夺秒。一年读书112本,读书时长达1930小时,按8小时一天计,一年读书达240天之多,这不能不让人感佩。

他用心读书,每每读书都有感悟、有体会、有笔记。在《回眸》中,单单读书的体会文章就达30多篇。他在读书中放飞自己的思绪,让思想感悟升华成一篇篇真诚之作,向世人传递人间大道,为社会奉献向上、向善、向美的精神食粮。兴华同志是聚毕生之力,在人们前行的路上,增添一份光和热的人。此时,我突然想起不知是哪位伟人的一句话来:人生路漫漫,奋斗最精彩!以此,献给兴华同志。也热切期盼他新的大作尽快结集成册,早日奉献给读者。

2022-12-08 ——读张兴华新书《回眸》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75445.html 1 人生路漫漫 奋斗最精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