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黄瓜和青菜,文明有礼最厉害”“芹菜菠菜大白菜,乱扔垃圾没人爱”,最近,浙江一家农贸市场内的“土味”宣传标语火了。
这家农贸市场内,样式统一、色彩丰富的文明宣传标语展牌随处可见,不同摊位前摆放的标语都与所卖产品相呼应。“酱鸭烤鸭盐水鸭,共创文明才行呀”“鲜贝扇贝青口贝,遵纪守法是乖宝贝”,这些朗朗上口、诙谐有趣的顺口溜,让菜市场里的农产品“开口说话”,向人们传递文明理念,这样暖心又有趣的宣传方式,吸引不少市民关注点赞。
时下,我市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文明城市,人人有责。怎样才能调动广大群众的创城积极性?在创城宣传中,如果一味地使用专有名词,让老百姓听得云里雾里,宣传效果便会大打折扣。只有将抽象的政策转化为群众感兴趣的“大白话”、喜闻乐见的“故事会”、现实生活的“工具书”,人们才能听得懂、记得牢,进而唤起大家的共鸣。
如今在我市,活跃着一个个“草根”创城宣讲队,他们来源于群众,把理论政策化作接地气的土语,讲群众身边事,说让群众口服心服的理。红色展览馆内,他们和群众一起重温红色革命故事,激励人们发扬革命先辈的优良传统;村庄公园长廊里,他们把理论政策编成小故事、诗朗诵,让村民们听得懂、乐意听;他们还把创城宣传从线下搬到线上,用快板、说唱等形式,让“精神食粮”滋养人们的心灵。
理论政策本身是理性的、抽象的,但宣传形式、宣传语言、宣传内容却是感性的、有温度的。宣传面对面是形式,心贴心才是目的。创城宣传不应是晦涩难懂的“文字通稿”,而要在形式和内容上多加点儿“土味”,把“实”的内容,用“活”的方式、接地气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样,才能讲到点子上,讲到群众心坎里。希望各部门在进行创城宣传的时候,多一些这样的“土味”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