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任丘市永丰路街道季家铺村的小公园里,“队长课堂”又开讲了。“十五米志愿服务圈”小队长、84岁的老党员季树伟正用朴实的语言讲解党的二十大的重要意义和二十大报告中的金句。在场村民听得认真,大家不时分享几句自己的感受,现场气氛热烈。
这样的场景,在永丰路街道办事处辖区内时常能够看到。
从2019年开始,永丰路街道办事处以“邻里守望、互帮互助”为切入点,形成了群众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十五米志愿服务圈”。通过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活动,将志愿服务送到群众饭桌旁、炕头上,让居民们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一队包联5至10户 有困难找队长
“多亏志愿者,帮我去了这块心病!”季家铺村村民公会来望着门前干净整洁的过道,高兴地说。
原来,他家门前过道的下水管网因为堵塞,时常污水横流,影响出行。前不久,他将情况反映给了包联小队长。小队长详细了解情况后,及时上报。经过中队长和大队长的协调,志愿者带领施工人员来到现场制定整修方案,经过一个星期的维修,彻底解决了这个困扰大家多日的难题。
永丰路街道各村都成立了志愿服务大队、中队和小队,由党支部书记担任大队长,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村民代表和退役军人等担任中、小队长。每名小队长包联5至10户。小队长所包联的左邻右舍遇到大事小情,均可找中队长、大队长沟通协调。
服务圈运作简单,百姓遇到任何大小问题,小队长先出面调解;遇到小队长解决不了的急难事,再报告中队长、大队长共同解决。
三会三群一卡一本 精准服务群众
“村里特别贴心,为我们每户发放了‘十五米志愿服务圈联系卡’,卡上分别标有大队长、中队长和小队长的联系方式,无论遇到什么问题,我们都能第一时间找到人解决。”太平庄村村民陈洁敏举着手里的联系卡说。
除了这张联系卡,“十五米志愿服务圈”还有三会、三群和一本。
每半个月由大队长组织中队长会议,中队长组织小队长会议,小队长组织包联户会议。会议地点设在小队长或包联户家中,大家轮流“坐庄”,以“唠家常”的形式聚在一起,开展民主评议、表达心中诉求、进行群众监督。
三级队长直通车群、中小队长办事群和包联户说事群,负责发布理论政策、重要信息、服务需求、回应诉求等,实现了线上、线下同频互动。
小队长将收集到的群众意见建议和急难愁盼问题一一记录在“十五米志愿服务圈记录本”上,以便及时处理上报。
这些措施让“十五米志愿服务圈”能够更及时地掌握群众需求,精准提供订单式服务。
今年春节期间,永丰路街道通过“十五米志愿服务圈”广泛访民需、问民愿,收到了很多有关民俗传统文化需求的反馈。面对群众“点单”,街道党工委认真研究,按照疫情防控的要求,采用“沉浸式”网络直播的形式,举办了一场流光溢彩的“云灯展”,让大家足不出户赏灯、观鼓,尽享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视觉盛宴。
多彩实践活动 全面提升素养
每月1日,在永丰路街道各村,五星红旗都会伴随着雄壮的国歌声冉冉升起。所有的升旗手都由各村选拔产生,由各小队、中队层层推选表现优秀的党员、群众,经党支部考察通过方可站上升旗台,成为村里的“形象代言人”。
像这样的文明实践活动,在这里还有很多。
以每个小队为单位,逐层评选出村级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形成“群众评、评群众、群众学、学群众”的良好氛围。广泛开展日行一善、日纠一错、日记一言“三个一”活动,队长和农户每天以清单式或台账式进行记录,培养大家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引领新风尚。
永丰路街道各村依托“十五米志愿服务圈”,自发组织本村的文艺活动,先后举办“万众一心 家国万里”迎国庆晚会、红歌“云合唱”、永远跟党走庆“七一”系列活动等。
如今,自编自导的歌舞和丰富多彩的活动,取代了过去村里“搓麻拼酒”的陋习。大家沉浸其中,尽享充实的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