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9日
第05版:05

回望2022

9月1日,沧州中心城区段恢复通航。

诗意运河,待人寻觅。

策划 刘 伟

撰文 祁凌霄

版式 任 雪

摄影 边志明

大运河恢复通航盛景再现

2022年9月1日,一艘艘游船在沧州中心城区段的运河水面上划出道道漂亮的水线,大运河沧州中心城区段实现旅游通航。这是自上世纪70年代沧州大运河船舶停运以来首次恢复通航,中断了半个世纪的梦,被这些美丽的游船重新载起,驶向远方。盛景再现,群情振奋。

恢复通航的背后,是建设者们坚持不懈的努力。大运河,贯通沧州8个县(市、区),绵延216公里,与黄河一起,成为沧州的文化之根。近年来,大运河文化带、生态带、旅游带相继建成,308公里堤顶路及绿色生态廊道全线贯通,清风楼、朗吟楼、南川楼三足鼎立,百狮园、运河公园成为市民亲水休闲好去处,建设中的园博园、大运河非遗展示中心、沧州大化工业遗存也将成为城市文化新地标。大运河,沧州人实现了梦想的诗意栖居。

大运河沧州段,沿途多名胜,两岸皆故事,丰富的文化遗存和精神内涵,是沧州宝贵的文化财富,也是大运河北段历史原真性保持最好的地段之一。随着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补水,建设者们大力开展中心城区河道清淤疏浚,实施绿化提升工程,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建成航道13.7公里、旅游码头12个、步行景观桥6座,凸显了最富诗意、最精彩的城市中心地带,千年大运河焕发出新生机。

在大运河上穿梭的航船,划出一道精美的文旅之线,成为文旅建设的新典范。马达轰鸣和螺旋桨有力的转动,为城市文化建设全面提升带来持久的新动能。

“一船明月过沧州”诗化一座城

一首《夜过沧州》,静谧空明,意动神飞,高妙的境界,成为大运河沧州段的代表性文化符号。在京杭大运河沧州中心城区段实现旅游通航的背景下,更是脍炙人口。历史上名人吟咏沧州的名句并不少,但如今,哪一首都不如这首《夜过沧州》出名。因诗句与“长河”“沧州”完美结合,体现了明月航船优美的意境,“一船明月过沧州”成为吟咏于大运河畔最火的句子。以此为题的歌曲、杂技编演、文学创作等相继展开,大运河文化内容不断创新丰富,文化活动日益精彩。这一名句,在一定程度上凝缩为大运河文化鲜亮的文化符号,诗化了城市。

而本诗作者为谁,是“远近”还是“近远”,“红叶”所指何物?随着诗句声名鹊起,人们对此展开了反复的探求,众说纷纭,各有各的道理……

今年9月,《沧州日报》针对文化界对《夜过沧州》的关注,展开了系列讨论。

实际上,这一名句原来并不广为人知。使之家喻户晓的,恰源于《沧州日报》的大力推介。十几年前,在大运河亲水平台建成之际,几乎与沧州港开航同时,一艘游艇在市区大运河上驶过,于是这首诗在本报推介下,带着氤氲水气与火红秋色扑面而来。那是结合城市建设,在沧州官媒上第一次正式推介。至今,参与讨论的文化研究者王立成记忆犹新。几年后,《沧州日报》继续以诗句为题,结合古今诗词和人物,打开沧州的沧桑画卷。

在9月的讨论上,本报对最新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请各界人士再行探讨。各界的观点很重要,是对这首诗写作背景、作者、诗意更深更广的探索,各种观点,使这首诗及之外的文化意蕴更为深厚。更可贵的是,自由热情的讨论,更体现了大运河兼收并蓄、自由开放、群众参与的文化精神,在《沧州日报》的推进、主持之下,后者的意义更为深远。

关注英雄先烈 擦亮红色丰碑

2022年春节、元宵节期间,“宁都起义”领导者季振同烈士的女儿季平龄老人,从北京分别给沧州日报社及各界人士和沧县县委、县政府写来两封信,就促成季振同烈士故居修缮完成表达衷心感谢。在举国上下喜庆团圆的日子里,老人没忘沧州的父老乡亲,以92岁高龄,执笔写下对亲人们衷心的感谢和节日问候。

这封信,源自于《沧州日报》多年来对季振同烈士的持续宣传,源自于《沧州日报》对修复季振同烈士故居的奔走和呼吁,源自于沧县县委、县政府去年对季振同烈士故居的修葺一新。

季振同烈士的丰功伟绩,家乡人民没有忘。沧州各界及有关文史工作者,对烈士的事迹及“宁都起义”进行了深入地考证探寻和梳理。这些文章,近20年来陆续通过各级媒体及本报刊登出来,烈士的功勋逐渐清晰。去年,本报记者与沧县筹备修缮季振同烈士故居的有关人士,一起到北京、天津进行深入参访,获得季振同烈士当年领导“宁都起义”的许多第一手资料,并以特刊的形式刊出。去年年底,季振同烈士故居经过沧县相关部门的科学策划和积极落实,修缮完成并举行了隆重的揭牌仪式。

老人在信中说:“家乡人民质朴热烈的情意为我带来了无限的温暖,让我的内心如春天一般生机盎然。”一字一行亲手书写的信,凝结了季平龄老人90多年来沉甸甸的心绪。

怀此心绪的还有冀鲁边军区司令员兼政委周贯五将军之女周甄励。今年,盐山县政协编纂的《周贯五画传》出版;紧接着,《沧州日报》刊载了周贯五带领部队艰苦奋斗抗击日寇的故事。12月2日,周甄励向将军家乡江西省多家单位、哈尔滨“三五将军博物馆”捐赠了盐山县政协编纂的《周贯五画传》《冀鲁边抗日根据地史料选编》等图书资料。沧州红色文化迅速向全国传播。周甄励也通过电话向沧州表达了深深的谢意。

沧县季振同烈士故居、《周贯五画传》、本报寻找无名先烈的故事,在2022年的沧州大地上,成为一道最美的红色飘带,鞭策人们咬定青山,奋力向前。

对话探源瞩目文化现象

近年来,沧州域内外涌现出很多文化新人,也崭露出不少代表性学者。对此,本报给予热切关注和热情洋溢的鼓励。活跃于清风市集上的年轻群体,是沧州文创者的重要组成部分。2022年,本报多次对他们进行报道,同时,组织富有建树的文化学者与他们对话,为沧州文创的未来注入经验和思想营养。

沧州还活跃着一批年轻的作家群体。他们从喜欢文字到写出作品,从只为发表到有了自己独特的创作观,从感性写作到理性写作,在本报及其他传媒的支持下,从文学新人到异军突起,从《沧州日报》发表到全国报刊刊载,他们怀抱文学热情,脚踏沧州大地,释放着新生代新力量。他们行走的力量,除了来自于沧州厚厚的大地,还有本报一以贯之的支持。

冯宝麟是沧州走出去的著名篆刻家,一把刻刀改写了个人的命运,也刻出属于自己和沧州篆刻文化的广阔天地,《沧州日报》见证了他的成长,也向他投去家乡关切的眼神。王翔,是沧州农村走出去的青年学者,百家讲堂,文思飞翔,给予沧州青年学子们上进的力量。王长松,在衡水工作的沧州人,他以对沧州文化浓郁的热爱之情,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创作数十万字,并陆续在《杂文月刊》刊载。他从各种似乎独立的学科中探求沧州多样的文化历史,以摸索它们之间、它们与社会的关系,它们作为文化存在的共性,转化成为可触可感、有现实历史意义的文字,给沧州文化梳理带来新启发。

文化遗存活起来,特色场馆“文”起来。

今年3月30日通过、6月1日施行的《河北省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条例》是我省首部关于大运河的专项法规,为加强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先后建起于大运河畔的特色场馆,是传承大运河文化的载体。

依托法规,结合特色场馆建设,本报数次组织专家学者和读者一起探讨,激活文化遗存,擦亮文化场馆。不仅对新发现的文化遗存、考古发掘进行深度报道,而且充当媒介,为特色场馆收集有关大运河的遗存奔走。包括清代沧州百姓呼吁修复捷地减河水坝呼吁书、古代沧州武术器械等一批文化遗产入住特色场馆,丰富了展藏,提供了大运河文化研究的新资料。

组织志愿者服务文化建设,掀起古遗存的盖头来,盘活大运河水工遗存,使历史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生机、绽放光彩……集各界之智慧,探文化之本源,为增强狮城人民文化自信,我们一直在上下求索。

经典故事种下文化生机

黄河奔腾,积淀了这片黄土地上最早的文明;运河汹涌,带来沧州近千年的繁华。如果说“诗经文化”是黄河积淀的硕果,那么“武术文化”“杂技文化”,就是被大运河疏通的文化之任督二脉。此间,黄河与大运河在沧州这片大地上时空交错之际所凝结的,则是沧州铁狮子的精神。

“诗经文化”“武术文化”“杂技文化”“铁狮子精神”等,都是沧州人在文化上的经典之作。探索原点,咏唱经典,丰富当代文化,多点碰撞发出的心灵回声,激荡人心。

今年4月,在河间,酷爱《诗经》的研究者和农民,从《诗经》中选出数十种植物,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劳作于黄色的热土上,撒播、浇灌、早晚呵护,10亩《诗经》植物陆续破土而出,一片片诗的芳华,摇曳在春风里。

《诗经》许多篇章本就采于民间,许多内容是劳动者的歌咏。“把诗经种在大地上”使这一经典,回归养育它的沃土,令人欣喜。两位种植者,一个是文化人,一个是农民,而受益者,是众多青少年。几种身份,因“诗经文化”而交织,不同的素养,在“诗经文化”种子埋下的那一刻,共生共荣。

习武之风在沧州大地上自古盛行,尤其是大运河在明清以来的繁荣,各种武术拳种纷纷涌向沧州,在这里集纳、演变,“武术文化”及其所承载的武术精神,已成为流淌于沧州人血脉中的核心因子,并影响了沧州的风土人情。

为勾勒整体、鲜活的沧州武术面貌,挖掘武术文化,推动创新发展,文化研究者邢景会积近10年之功,连续推出《武乡摭谭》《武乡续谭》《御河武韵》3本关于沧州武术的著作。描写了数百个沧州武林人物,讲述了千余个精彩故事,是继《沧州武术志》等资料之后,对沧州武术的一次整体呈现。更为可贵的是,系列著作描写了沧州武术的原生态,在保持事实准确性的前提下,进行了从质到文的升华。

打捞经典故事之外,是依托于沧州铁狮子、杂技等经典的再创作。无论是飞刀书画还是民间剪纸,无论是錾铜雕塑还是城市吉祥物,在大运河畔的清风市集上,以铁狮子和杂技为素材的文创琳琅满目,多姿多彩,引人生发出浓浓的家乡民俗之思。

十年文创路,千年狮子吼。大运河滋养了沧州大地上的无数生命,百代铁狮赋予了沧州城傲视群英的底气。大河奔流,铁狮长吼,城市的精气神因之雄壮不已。在文化创新的今日,这种精气神,也成为文创工作者们的重要素材。沧州年轻的文创工作者孔德欣,以其超前的思考和探索,带着他的“吼吼狮”走出狮城,走上国际博览会,吼一声沧州方言引起全场赞叹,让全国文创高手们对沧州文化刮目相看。接下来,以文创角度为城市文化地标提供可涵咏的活态因子、打造城市动漫IP、用一头狮子带火一座城市,成为年轻文创者们的期待。

有努力,就有希望。志士仁人们对沧州文化不息的探求之心,便是未来文化必然郁郁葱葱的动力之源。

一片精诚促中医文化回归

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中医药回归的呼声越来越强烈。中医及中西医有机结合,呵护人们身心健康的有效性,令人们重新思考祖国这一古老文化,同时也检验了中西医结合这一理念的正确性。

国手大医、沧州名人张锡纯一直是本报关注的名人。自2018年以来,本报对他的关注,已持续了5年。从一场访谈揭开张锡纯研究热序幕,到寻找立达医院旧址;从关注故居修建到报道纪念大会,张锡纯研究持续加温,并取得实质性进展。

5年来,记者赴天津、访专家、搜资料、读原著,整理撰写张锡纯的故事,阐释《医学衷中参西录》的博大精深;5年来,记者报道张锡纯去沈阳的始末,在那里治病救人、著书立说、教学带徒,主持出版中医杂志,治霍乱、平鼠疫的大爱善行。

张锡纯研究,在本报的关注下,成为沧州名人研究、沧州医药文化研究的一大亮点,从大处到细节,为张锡纯研究提供了丰富资料。

今年,除了继续深挖张锡纯的行医故事、学术渊源和传播之外,本报把关注点扩大至整个中医,扩大到沧州古代中医文化、当代中医成就上。金元大家刘完素的生平考略,当代沧州名中医的学术成就,当下中医对治疗疾病的有效性等,都成为一年来报道的重点。重点之中,有意识引导更多群众参与,传递中医文化和中医理念,成为群众性认同、热爱中医文化的基础,使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在新时代担负起新使命,是为本报良苦之用心。

2022-12-29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77837.html 1 回望2022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