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曹 杰 撰文/张智超
关键词:骄傲
与时代同频
做更好自己
对于39岁的河北旗鑫龙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白建军来说,2022年最值得骄傲的,就是他研发生产的旗杆矗立在了北京冬奥会的赛场上。
这是中国第一次举办冬季奥运会,也是白建军的首次“冬奥之旅”。
他从事旗杆制造行业已经11年了。从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到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从十三届全运会到十四届全运会,各类高规格旗杆产品中,都有“旗鑫龙”的身影。
作为此次冬奥会的举办地之一,张家口温度低、风力大,颁奖旗杆必须确保在-25℃和10级大风天气下仍能正常升降,且电机体积要尽量小巧。
可在当时,国内市场上还没有性能如此优越的升旗用电机。
时间紧迫,白建军和研发人员连续3天不眠不休,图纸画了上百张,各种试验做了上百次,终于为冬奥会量身打造出了一款身材小、能量大、不惧大风严寒的升旗用电机。
不仅如此,旗杆还采用了特制旗杆风向旋转装置以及旗杆内带温感装置等5项专利技术,不仅能够随风向自动调节挂旗方向,还实现了智能控速,旗帜升起和歌曲奏唱精准合拍,遇到停电等突发状况,升旗模式会自动从电动切换为手动,确保旗帜升降不卡顿。
在冬奥会上,与白建军向全世界展示“沧州智造”的骄傲一样,冬奥会沧州火炬手刘格格、吴岳鹏等,我市冬奥帮扶服务保障团队以及冬奥会志愿者张晨晔,都展现出了沧州人的热情与风采,也留下了人生中最难忘的一段经历。
关键词:收获
迎接新挑战
再踏新征程
这一年,对于36岁的吴桥杂技大世界旅游公司员工徐振星来说,是充满挑战和获得感的一年。
今年2月,他赴张家口支援冬奥会,成为沧州市冬奥帮扶服务保障团队的一员;4月,他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者;1个月前,他又义无反顾地冲上了防疫一线……
“让生命收获更多意义!”2022年即将过去,徐振星这样定义这一年的自己。
与徐振星有着同样思考的,还有两度获得泰拳金腰带的程杨杨。
在2017年和2019年两度获得泰拳金腰带;2019年入选国家队,并赴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参加当年的世界柔术锦标赛,取得优异成绩……赛场上的程杨杨眼神凌厉、令人生畏,但在铁拳之下,他也有着一颗柔软的心——连续10年无偿献血、对身边每一位需要帮助的人都援手以助、签下《器官捐献志愿书》……
“当我真心去做一些事情时,别人认为我付出了很多、做了很大牺牲,但其实恰恰相反,比这些更多的是获得感。”33岁的程杨杨用实际行动表明着他对收获的理解。
曾在各项世界大赛中接连斩获女拳冠军的苑美庆,如今已是沧州体育运动学校的一名拳击教练。今年,29岁的她又有了一个全新的身份——母亲。
无论是带着徒弟们征战各项赛事,还是没日没夜地照顾出生不久的女儿,苑美庆的这一年紧张又忙碌。当2022年行将过去,回望来路,苑美庆感触最深的仍是收获。
……
在这些人身上,我们看到了担当与付出,更懂得了一个道理——收获,可以是更深层次的精神满足。
关键词:温暖
行凡人善举
暖你我之心
脱下防护服,换上白大褂,社区医生祖金源正慢慢熟悉着沧州这座可爱的城市,也慢慢被身边居民所熟悉着。
32岁的祖金源来自黑龙江,今年3月3日第一次来沧州。
那时正值疫情,刚到沧州没两天的祖金源,主动报名成为小区的核酸采集员。
那几天气温骤降,每采完一个居民,祖金源都要进行手部消毒,双手冻得直发麻。比这更揪心的是,采集核酸要冒着被感染的风险。
有人问她,作为初来乍到的外乡人,为什么选择站出来?
她开玩笑说:“我住在这个小区,正好趁机多认识一些邻居,给大伙儿留个好印象。”
那段日子,祖金源感动着别人,别人也在感动着她。
受疫情影响,快递停运,祖金源的行李一时无法送达。最冷的那几天,采集核酸时,她连一件厚衣服都没有。居民们得知后,纷纷把自己的衣服拿出来给她,有些还是新的。
在这座城市里,像这样的暖心故事每天都在发生。
74岁的拾荒老人吕学芹,深夜在路边捡到20万元现金,虽然四下无人,但家境贫寒的她并没有心动,毅然选择了报警。吕学芹也因此被网友称作“沧州奶奶”。
29岁的社区志愿者张雪,主
动照料小区里的3位独居老人。那句“我是志愿者,有事您说话”,更是成了她的口头禅。
33岁的路天全曾是一名脑瘫弃婴,为了报答众人的关爱,他帮助身边弱者、参加志愿活动……今年5月,又带头成立了爱心组织——“青县苗庄子村道德之家”。
……
鲁迅说,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但这些可爱的人让我们确信,这世界就是最美的人世间。
关键词:奋斗
城市变美好
有我一份力
33岁的褚龙就职于海江环保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是公司总经理。对他来说,这一年是忙碌、充实的一年。
去年底,我市确定了22条“断头路”贯通工程,署西街贯通项目是其中之一。褚龙所在的海江集团,承担了这一项目所涉及的全部拆除工作。
署西街贯通项目虽然只有477米长,但施工难度很大:拆除范围内既有刘文庄村,又有电镀厂宿舍和沧州外经大楼,其中有两栋楼还必须拆除一部分保留一部分;30多条小胡同连通着周围居民区;水、电、气、暖、通讯等各种管线密布……
更为关键的是时间紧。自中标之日起,海江集团要在7天内完成所有拆除任务,为道路早日贯通抢出时间。
那是不眠不休的7个昼夜。白天,现场勘察、制定拆除方案、与各相关单位沟通解决技术难题;晚上,管控现场、指挥处置物品、清运建筑垃圾……最初的三天三夜,褚龙甚至没有脱过衣服和鞋子。
“尽管腿脚肿胀、疲惫至极,但内心却是兴奋和自豪的。”如今,这条崭新道路已车水马龙、人流涌动。回顾那七天七夜,褚龙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44岁的新华区南环东路社区党委书记郭红旺,一心扑在居民身上。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看着相继建起的小游园、健身广场、停车场,他比居民还高兴。
35岁的运河区城管局工作人员张浩,在城市更新项目中,全程参与了运河区辖区内“断头路”贯通工程建设期间的服务对接工作。
……
在城市更新进程中,沧州涌现出许多像褚龙、郭红旺、张浩这样奋战在一线的年轻人,他们既是奋斗者,也是受益人。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向美而行,绽放韶华,为了城市每一处细小改变,挥洒着奋斗的汗水。
关键词:幸福
心中有憧憬
苦中更有甜
从4月28日实现全线通水,到9月1日断航40多年的沧州中心城区段实现旅游通航,刚刚过去的这一年,大运河经历了从未有过的美丽蝶变。
得益于此,和船打了10多年交道的赵全胜,成为大运河沧州中心城区段通航后的首批游船船长,并收获了满满的幸福感。
实现旅游通航以来,赵全胜最忙时一天要跑40多个航次,从早上八点一直到晚上六点半,午饭只有半个小时,而且时间不固定。
很多人羡慕他这份工作,因为船长的位置处于整条船视线最好的地方。但人们并不知道,为了保障乘客安全,他从没好好欣赏过周围景致。每天在运河上行驶,看到的只是眼前一方静静流淌的河水。
虽有遗憾,但更多的是幸福。赵全胜说,作为大运河沧州中心城
区段通航后的首批游船船长,每天在欢声笑语中,载着一批又一批乘客在平稳舒适的船舱里欣赏两岸美景,是一件特别幸福的事情。
和赵全胜有着相同感受的,还有26岁的运河游船讲解员付镜伊。大运河沧州中心城区段通航后,她便成为了运河游船讲解员。游客兴奋的表情和灿烂的笑容,让她明白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意义,也让她对运河有了更深的认识。
这一年,25岁的王琳也有着属于自己的幸福。她是沧州市消防救援支队泊头大队的一名消防文员。接过父亲的接力棒,穿上这身“火焰蓝”,是她从小就许下的心愿——成为像父亲一样的消防员,救人于水火之中,做向火而行的勇者。
……
幸福有很多种模样,它既是人们对生活的主观感受,也是对自己生活的一种评价。创造幸福的过程也许辛苦,但收获时的心境,一定是满满的甜蜜。
关键词:传承
传古老技艺
守不舍情缘
这一年,李雪的故事与往年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同——河间市曙光路朝阳街西河大鼓传习点里,唱腔苍劲、节奏分明的西河大鼓照常从这里传出。
国家级非遗项目西河大鼓,主要发源于河间,至今已有200余年历史。36岁的李雪是这一曲艺的省级传承人,她的母亲张领娣则是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从最辉煌时仅河间就有300多名演员活跃在城乡舞台,到后来艺人们一年也接不了几场演出,甚至出现后继乏人的危机。谁都没有想到,短短一二十年,西河大鼓就没了往昔风采。
为此,自2009年开始,李雪和母亲就一起义务传授技艺、创作排演新曲目。如今,13年过去了,日子似乎一如从前,但一年多过一年的学生数量和越发火热的演出市场,是母女俩坚守传承的最好证明。
在时代的浪潮中,不少非遗项目日渐式微,但好在,还有很多像张领娣李雪母女一样的人在努力守护。
44岁的市级非遗传承人董连福,15年前,从长辈手里接过传统手工制香技艺,从此生活里满是紫红、褐黄和一辈子都闻不倦的香味。
38岁的沧州市民间一级工艺美术家石飞,自10多岁接触剪纸,此后再没找出过第二件更有趣的事情。即便是现在,每天除了吃饭睡觉之外,他大部分时间都握着一把剪刀做剪纸。
……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意义重大。为一份责任,守一份信念,他们是手艺人,更是守艺人。在他们的故事里,我们看到了百倍的珍重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