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于洋:
“80后”北航教授,小行星以他名字命名
他祖籍在渤海新区黄骅市齐家务镇隆儿庄村,现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为表彰他在不规则小天体轨道动力学和小天体演化方向取得的研究成果,国际天文联合会把国际编号为42175号的小行星,以他的名字命名为“Yuyang”星。
评委会点评:逐梦苍穹,探索浩瀚宇宙;豪情问天,奔赴星辰大海。新一代航天人,心怀赤诚、壮志报国,热血激荡、勇攀高峰。一步一个脚印,让中国航天交出举世瞩目的答卷。银河广袤,星光灿烂,你的名字,太空闪耀。你是沧州骄傲,也是中国骄傲。
2.马忠文:
致力婚俗改革, “零彩礼”新风全国闻名
他是河间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任职以来,他致力于婚俗改革,3年间,河间市涌现出“零彩礼”新人887对,河间婚俗改革由此闻名全国;他还致力于脱贫攻坚,帮65户包联的脱贫重点户稳定脱贫,被群众称为“爱民局长”“群众书记”。2022年,他荣获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
评委会点评:一个本,一支笔,一辆电动自行车,20个乡镇街道、615个村庄社区,处处留下你的足迹。脚下沾染多少泥土,心中沉淀多少情感。破除陋俗、锐意改革,写着你“排头兵”的为民情怀;脱贫攻坚、苦干实干,透着你“孺子牛”的公仆本色。
3.马振东:
武师义务行医,五十年为万人祛痛
他是新华区一位武师,也是一位医师。74岁的他,从1972年开始一边免费传武,一边义务行医,如今整整50年。在他这里,不仅诊费、治疗费分文不收,就连他自己调制的中草膏药也都免费送。他还根据武术套路和气功功法编创了一套健身操,每天到公园传授。能帮人消除病痛,看到大家都健健康康,就是他最高兴的事。
评委会点评:运河岸边,一处老房、一间小屋,带给无数人健康的希望。你看的是病,救的是心;给的是药,送的是情。你的古道热肠,是沧州人血液里的基因;你的急公好义,是沧州人骨子里的性情。解人困厄,你是侠者;爱及众生,你为仁者。
4.朱玉森:
身残志坚大爱及人,助百名残疾人就业
他是南皮潞灌镇龙门寺村人,身残自强的他在村里经营着一家五金厂。他深知残疾人生活的不易,尽己所能去帮助他们。公司自创建就优先吸收残疾员工,已陆续安置百余名残疾人就业,辐射带动周边50余户贫困残疾人家庭脱贫致富。他的公司被市残联评为“残疾人扶贫基地”,他本人获评“河北省最美残疾人”。
评委会点评:你以残弱的身躯,活成强者的姿态;你以坚强乐观,升华残缺的人生。感谢有你,无私地扛起社会责任,让更多残疾人活出自信与精彩;喝彩为你,用坚强为自己撑起一片蓝天,用大爱为他人捧出一泓清泉。
5.刘亚斌:
全国刑侦能手, 用生命铸就铁血忠诚
他是沧州市公安局运河分局网安大队原三级警长,也是全国刑侦情报研判能手、全国先进工作者。从警16年,直接侦办和参与侦破的刑事案件达500余起。其中,重、特大案件80余起;曾数十次与犯罪嫌疑人短兵相接,先后负伤20余次,荣立个人三等功4次。今年5月7日,他因过度劳累突发疾病不幸殉职,年仅42岁后,被追授“燕赵楷模”称号。
评委会点评:十六载刑警生涯,铁血丹心为保民安。赫赫战功背后,是跋山涉水的苦累奔波,是血雨刀枪的危险考验,是舍我其谁的忠肝义胆。你的人生虽短,却如一道光,在人们的记忆中闪亮。生命定格,英魂不朽;你未曾走远,只是长眠。
6.宋忠良夫妇:
冬夜“捡”回流浪汉,精心照顾二十年
他们是渤海新区黄骅市中捷产业园区的一对普通夫妇。1998年的一个冬夜,宋忠良在中捷友谊农场的大街上,看到一名聋哑智障流浪汉冻得瑟瑟发抖,就把他领了回来。本想帮助找到他的家人,却一直没有成功。夫妇俩从此把流浪汉当成亲人,给了他一个温暖的家。这一照顾,就是20多年。
评委会点评:一位幸福的流浪汉,深夜遇见好心人,从此居暖食饱、有人疼惜。这份陌路相逢的亲情,绵延20载,早已超越血缘;这场爱的马拉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凡人善举,微光大爱,荡涤心灵,汇聚力量,推动社会向上向暖、向美向善。
7.张梅:
党的二十大代表,公正司法办案上万起
她是沧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四级高级法官。27年间,她坚守公平正义,办理案件上万起,以高超的司法水平解决了数不清的矛盾纠纷。她曾获“全省法院办案标兵”“全省优秀法官”“全国三八红旗手”等称号。今年当选党的二十大代表,是河北省法院系统唯一代表。
评委会点评:你用果敢善断捍卫法律尊严,你以巾帼柔情传递司法温暖。你既是审判员,又是调解员,苦口婆心,让司法严肃且温情;和风细雨,用真诚融化坚冰。你以公正无私维护社会和谐,你用爱民情怀书写司法荣光,让百姓感受温度法治的力量。
8.杨朝:
昔日维和尖兵,街头救人感动全国
他是河间市果子洼回族乡杨刘庄人,在部队服役期间曾参加国际维和任务,并荣获联合国和平荣誉勋章和南苏丹西加扎勒河州行政官嘉奖,目前在北京市工作。今年6月,一名4岁男童因急性气道梗阻,心脏骤停。他听到呼救声后,冲上前去,双膝跪地施救,全然不顾双膝磨破。他救人的视频在人民网等媒体发布后,感动无数人,后入选“北京榜样”“沧州好人”。
评委会点评:世界上从来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凡人。本能反应,彰显内心的勇敢良善,闪烁人性的亮色光芒。你跪地救人的样子真帅,那是新时代青年最动人的风采。点赞义举,弘扬正能,无数人的感动,让助人以危难蔚然成风。
9.肃宁圆通快递:
4万快件中寻药,“救命包裹”暖人心
今年3月,疫情发生。献县的王先生被隔离在小区,他患有白血病,在网上购买的救命药却被滞留在圆通速递肃宁转运中心,无法按时服用。转运中心得知情况后,组织20多名被封控在中心的快递员翻找包裹。他们争分夺秒,3小时后,终于从4万多件包裹中找到了救命药,在当地交警帮助下,连夜送到王先生手中。
评委会点评:一边是快件如山,一边是等药救援。争分夺秒快速翻找,顾不上腰酸背痛浑身是汗。疫情无情人间有爱,快递小哥情义可嘉,“救命包裹”礼敬生命,圆通速度“世间温暖”。再回首,那声欢呼“找到了”,依然回响耳畔。
10.胡宗权:
创建农村养老新模式,孝老食堂全省开先河
他是青县流河镇人和镇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他退伍不褪色,一直保持军人作风,认准的事,就要坚持到底。多年来,他不仅带领村民彻底改变了村容村貌,所创的农村义工组织、白事简办、孝老食堂等做法,在当地乃至全省都有开先河的意义。尤其是孝老食堂,探索出了一个基层互助养老新模式,被作为成功经验进行推广。
评委会点评:没有奇迹,只有努力的痕迹;没有运气,只有坚持的勇气;每一分成功,都是汗水累积。你心里装着村庄的发展,所见皆是群众的安危冷暖、急难愁盼。你身先士卒、俯首躬耕,以军人的姿态冲锋;你情牵村民、心系孤老,以拓荒的胆识前行。这样的实干书记,是百姓之福、乡村之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