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1月03日
第03版:03

李学刚和他的“炊物馆”

本报通讯员 杨 洋 刘冠一 本报记者 周 洋

李学刚向游客介绍藏品

在孟村回族自治县,今年50岁的李学刚喜欢收藏各式各样的炊具,还因为这个爱好建了一座炊具博物馆。

李学刚家祖祖辈辈制作牛羊肉熟食,到李学刚这一代,他接过祖传手艺,经营起一家清真食品有限公司。如今,他是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孟村“全羊李”清真酱牛羊肉制作技艺的第四代传承人。

李学刚说,因为从事食品行业,所以无论在哪儿看见各个年代的炊具、餐具他都特别感兴趣。从自己20多岁时,他就特别关注那种和“吃”有关的器皿。

不仅生活中关注,只要有机会出门,李学刚会刻意到当地的博物馆去看一下。“尤其是山东、四川、河南等大省,文化底蕴足,博物馆里的藏品也厚重。”李学刚说,在里面,他看到很多古代人做饭、吃饭用的物件。

李学刚一边参观一边学习,每次逛博物馆,遇到新的物件,他都要看书、查资料,了解古代的炊具知识。

李学刚搜集到的物件里有一个陶案。他说:“大家肯定听过‘举案齐眉’这个成语,这就是案。”李学刚介绍,他收藏的这个案是汉朝的。当时,人们实行分餐制,每个人面前摆着一个案。案上有耳杯,也就是现在的酒杯,是食物的盛器。

李学刚说,在宋代以前,分餐制在中国历史上流传了很长时间,案是汉代分餐制的产物。通过这个案可以了解到,古代人们在吃饭的时候,先把食物盛到盘子、碗和杯子里,放到食案上,再把案端到每个人面前来吃。

“现如今,合餐共食看起来热闹和谐,难免在无形中为病菌传播提供了途径。现在,国家倡导分餐制,使用公勺、公筷,既是卫生健康的文明用餐方式,也是防止细菌病毒在餐桌上蔓延的有效措施。”李学刚说,通过这个案,大家可以了解到古人餐饮习惯与现在的不同。

这个陶案是从河南一个收藏家那里得来的。当时,李学刚说明了自己的来意之后,这个收藏家竟然把这个陶案送给了他。“不要钱,给你了,也算是为它找到了一个好去处。”

陶的、铁的、铜的……300多件藏品,从新石器时代到民国时期的炊煮器、酒器、盛放器,慢慢地集中到了李学刚手里。收藏的东西多了后,为了让更多群众领略中国的饮食文化,李学刚去年投入600多万元,建起了一座炊具博物馆,让人们免费参观。

这些器物是李学刚用了24年时间一件一件淘来的,为此,他跑遍了大江南北,认识了很多收藏爱好者,通过交流,他们成了好朋友。“在这些展品中,一半以上是来自其他收藏爱好者的转赠。”李学刚说,做企业多年,他也认识了很多朋友,听说他喜欢收藏做饭用的家伙,大家都帮他收集。

有一次,李学刚一位家住山东的王姓朋友,家传有一尊秦代青铜鼎,是他父亲的心爱之物。老人去世后,王某在得知李学刚要建炊具博物馆后,很敬佩他,将鼎捐赠给炊具博物馆。

炊具博物馆只有投入,没有收入。很多人都说李学刚“不务正业”——放着好好的事业不做,倒腾这些“破锅旧碗”干啥。

“从这些器物,我们能了解古代炊具的不断进步与演变。今天我们使用的美食器具,都是凝结了一代代人的智慧结晶发展而来的。”李学刚说,他希望能让更多人了解中国几千年的饮食文化,见证中华文明的灿烂历程。

2023-01-03 本报通讯员 杨 洋 刘冠一 本报记者 周 洋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78093.html 1 李学刚和他的“炊物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