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1月04日
第06版:06

凡是未来 皆有可期

■ 刘彦芹

站在岁首,总有许多祈愿:

愿国家昌盛

愿家家平安

愿疫情退去

愿心想事成

……

最深的祝愿,还是愿送给辛苦田间的农人,愿农家丰收、农村兴旺。

过去一年,我们走村入户,和百姓一起,用脚步丈量土地,用汗水诠释丰收……

我们和一个个“三农”战线上的奋斗者,感受着热土的律动:走近献县农业圈的“90后”青年赵正传,听他放弃高中教师的“铁饭碗”,回乡端起“泥碗”种大田的故事。除了打理好自家农场,每一天,赵正传都要奔波在各个地头。从2022年3月底回乡至今,几个月时间虽不长,但赵正传已用实际行动证明,大学生创业,他是认真的。经历过从乡村“鱼跃”到县城,又从县城回流乡村的他,用亲身经历告诉更多人,农业奔头大,泥碗也能变金碗。

皮肤黝黑,说起育苗便滔滔不绝,肃宁县绿苑种苗基地负责人张莎莎,原本是学艺术设计的。2015年,跟随爱人回到家乡投身育苗事业后,农业成了她的“跨界”新职业。发挥“新农人”的新想法,她创新技术,申报9项实用新型专利;瞄准线上,让绿苑的种苗走向全国各地;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还想方设法带动起大伙儿共同致富。

还有种粮大户张秋江,种植新品种花生的范景修,一个个默默无闻的农技人员……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凡是未来,皆有可期。历久弥新,常在常新。每一个新年都是崭新的,而其历史已有数千年。数千年凝成的农耕文明没有迟暮,而是在生态文明新形态中焕发勃勃生机。新的一年活跃开启在我们的生活期盼中,欢欣跳跃在我们的血脉流淌里。大自然是我们的时钟,我们依自然而行,尊重自然、认识自然、依靠自然,用汗水心血去浇灌自然,自然也慷慨地回馈我们。中华文明就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自然之路。

新的一年有新的耕耘,新的一年种下新的期盼,不仅是农民耕作的规律,也是中国人生存发展遵循的规律。农民耕作的是农田,老师耕作的是校园,工人耕作的是车间,知识分子耕作的是科研,这就是中国人永不止息的耕读传承。

日月不肯迟,四时相催迫。新的时间窗口已经打开,更美的风景永远在前方。让我们凝聚奋斗的共识、激扬奋进的力量,干事争朝夕、落实尽精微,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书写更加精彩的时代华章。

2023-01-04 ■ 刘彦芹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78202.html 1 凡是未来 皆有可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