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孙杰 通讯员任振宇)日前,在渤海新区黄骅市海盐博物馆,一场精心准备布置的“兔文化”主题文化展吸引了许多市民前来观展。
活动现场,除博物馆原有藏品外,还展出了书画、面花模子、蟹壳画、绣花鞋、芦苇画等各类“兔文化”主题作品,种类丰富、作品多样,展品共计200余件。各种材料创作而成的小兔子萌态十足、风格迥异,让前来观展的市民大饱眼福。“早在一个多月前,我们就策划准备这场主题展,并面向社会广泛征集艺术作品。广大市民、非遗传承人、民间手艺人积极响应,各展才能,精心创作,一个多月时间内便提供作品300余件。”渤海新区黄骅市博物馆工作人员说。
民间艺人王学州通过雕刻、敲打、染色等工序,创作两幅皮雕作品《彩兔》和《荷包兔》,呈现出两只立体感十足的彩兔;省级非遗传承人高殿华和李淑华夫妇原创作品小兔面花模子生动饱满;54岁的杜宝槐将胖脸的白兔绘在蟹壳上,栩栩如生;24岁的幼儿园老师安明娟在盘子上创作了一幅小兔子的金丝彩砂画;孔令月创作的《五福兔》葫芦烙画象征着吉祥如意;黄骅市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王书峰精心制作了10多个晶莹洁白的盐雕小兔……
“这次展出的兔年元素作品种类丰富,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在观看展览的同时,还能学习很多生肖知识,让我受益匪浅。希望以后经常开展这样的文化惠民活动。”前来观展的市民张女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