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1月10日
第06版:06

祖孙三代兵 接续军营梦

本报记者 杨静然 本报通讯员 丛园园

马爱国(右一)一家

“新中国成立前,父亲就参加了革命,历经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他就是我们心目中的英雄……”说起父亲,63岁的马爱国眼中满是荣光。

受父辈的影响,马爱国从小就许下了参军入伍的愿望。身着戎装、保家卫国,像种子一样种在了马家人的心中,让马爱国的儿子也作出了同一选择。从战争年代到和平盛世,马家的祖孙三代早已将赤胆忠心深深融入血脉。

榜样的力量

在马爱国的记忆中,父亲马玉金如同英雄一般——战火纷飞下,17岁就离开了家乡参军入伍,跟随部队南征北战;从淮海战役到抗美援朝,两次负伤又重返战场;新中国成立后,走上贸易战线,敢想敢干,做事雷厉风行;即使被病痛折磨,也依然乐观坚强……

这些故事,也是马爱国最深的童年记忆。

“父亲上前线时才17岁,因为个子小、跑得快,成为一名爆破兵。冒着枪林弹雨去炸碉堡,就是他的任务,能活下来可以说是非常幸运。”马爱国说,父亲1930年出生在沧县大王庄,1947年参军,先后参加晋中战役、淮海战役。新中国成立后,又随部队奔赴朝鲜。其间,父亲两次负伤,一次是在淮海战役,一次是在朝鲜战场。但伤愈后,他都选择了重返前线。

“在父亲的心里,有国才有家,保家卫国始终是第一位的。也因为这个原因,他给我起名‘爱国’,就是教导我们要热爱祖国。只要国家需要,随时都要挺身而出。”在马爱国看来,参军报国是无比荣耀的事,他也是这样教育后代的。

岁月流逝,时代更迭,马家人从军报国的情怀却始终如一。

马爱国19岁那一年,也身披戎装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一名工程兵。

彼时,国际形势日趋紧张,战云密布。马爱国所在的北京军区后勤某部奉上级命令到山区修筑防御工事,挖国防洞。

受限于当时的条件,凿山挖洞有时要靠人工完成。马爱国记得,他们每天的工作就是凿洞和爆破,修山洞、建仓库。“凿洞要先在山体上打眼儿,把炸药放进去,然后点火。趁着导火索燃烧之际,人员立即撤离现场,用最快的速度跑到安全地带。一块碎石,可能就能要了人命。”他说。

当兵数载,马爱国历经无数危险和艰难,成长为一名优秀的解放军战士。几年后,马爱国转业回沧,在一企业工作到退休。

同一个梦想

从小,马爱国就在孩子们心里种下了一颗强军强国的梦想种子。他对子女要求严格,经常教育他们长大后要成为一名军人,报效祖国。

儿子马瑞泽记得,爷爷和父亲不仅经常讲述战争往事,还总爱吟诵那句诗“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受长辈们的影响,马瑞泽从小就树立了要成为一名军人的梦想。

2016年,马瑞泽应征入伍,但由于体重过重被拒。他第一次体会到梦想和现实的距离。

“你要是连减肥的苦都吃不了,还当什么兵?”爷爷的一句话彻底将他点醒。马瑞泽开始咬牙坚持减肥,不到一年时间,减掉了55公斤,2017年顺利入伍。

马瑞泽不仅实现了当兵的梦想,还选择去往最艰苦的地方——西藏,成为一名边防战士。

对他来说,爷爷是心中的偶像。他也想像爷爷一样,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下,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初到西藏,海拔4800多米、零下30多度的环境,马瑞泽非常不适应。直到第一次参加巡逻,第一次踏上国境线,第一次与邻国军人正面相遇,那一刻,一股热血涌上心头。站在雪山之巅,马瑞泽第一次体会到军人的价值,也对父亲那句“保家卫国”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恶劣的环境、严寒天气、突袭的野生黑熊没能让马瑞泽感觉到苦和累,但一场感冒却让他心生害怕。“在新兵连的时候,我因感冒和高原反应引起了肺水肿。当时很害怕,不是害怕死,而是为没有因守卫国家而死感到遗憾。”回忆起那段时光,马瑞泽眼神中充满坚定。

服兵役期间,马瑞泽因表现突出,获得优秀义务兵和卫国戍边的称号。

做好家人的“服务保障兵”

在马爱国看来,部队不仅磨炼了他坚毅果敢的品性,更教会了他责任与担当。退伍后,他把军人的良好品质带回了家中。他是妻子眼中的好丈夫,也是父母心里的好儿子。他细心照料父亲十几年,孝老爱亲的故事在小区里尽人皆知。

马玉金晚年,身患癌症,作为家中长子,马爱国始终守护在父亲身边,悉心照料。2017年初,马爱国的岳父又因病住院,他在医院一守就是10个月。擦洗身体、喂水喂饭,在马爱国的照料下,老人的身体一天天恢复。他说:“照顾老人虽然辛苦,但对我来说,这份辛苦也是种幸福。”

今年疫情期间,他第一个报名参加了小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一件红马甲、一个额温枪、一辆电动车,就成了马爱国的“战场”,值守、测温扫码、送菜送药,总能看见他忙碌的身影。

“虽然我父亲已经不在了,但保家卫国的情怀就像血液一样,流淌在我们的骨子里。”马爱国说,这就是马家人的责任与担当。

2023-01-10 本报记者 杨静然 本报通讯员 丛园园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78945.html 1 祖孙三代兵 接续军营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