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孙健)记者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2022年,我市在全省率先组织开展实验室比对活动,辖区23家药品包装材料生产使用单位参加,经认真检验比对,检验结果均符合相关规定。
近年来,我市大力发展塑料包材产业,目前已形成消杀用品包材、食品包材、药品包材、体外诊断试剂包材、一次性病毒采样管等塑料包材产品完整供应链。仅在塑料包材产业相对集中的沧县,相关企业就达1000多家,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并出口俄罗斯、德国、法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药包材实验室比对活动,旨在找出各自存在的问题,科学系统分析研究,对检验检测的有效性、分析能力的专业性进行监控,促进企业相互学习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提高检验检测质量管理水平、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分析能力。
比对工作包括检品发放、样品检测、数据上报、汇总评价四个阶段,选取口服固体药用高密度聚乙烯瓶为参比品种,指定“炽灼残渣”单项为参比检测项目,明确检验标准和依据。各参比单位均严格按照要求,独立完成样品检测,并在关键步骤拍照留痕,翔实记录检验数据,操作过程及检验数据真实可靠。
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通过此次实验室比对活动,进一步强化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有效提升和准确评价药包材生产使用单位的检验检测能力与水平,为做大做强药包材产业提供精准、高效检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