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鲁萍 通讯员冯梅 王朝峰)“一个20克的果蔬面花能卖到五六元钱,临近春节,我们的面花日出货量能达到1万余枚。供电员工经常来检修维护用电设备,排除安全隐患,真是给我们吃了‘电力定心丸’!”日前,黄骅市帝鉴面食公司负责人孙建军点赞一线电力职工保驾护航,红火过新年。
面花是黄骅民间自古盛行的面食艺术,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其制作技艺在2009年被列入了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黄骅全市共有各类面花生产企业及作坊近200家,年产值达6000余万元,面花产业已实现了产业化、链条式发展。随着春节临近,面花生产加工销售进入高峰期,孙建军的面花工厂里,流水线和面、切面、大型蒸箱等机械轰鸣,各条生产线紧密衔接,工人们紧张有序地忙碌着。“从公司成立之初到如今企业发展进入快车道,只要是遇到电力方面的问题,供电公司都能及时耐心地为我们处理。”孙建军说。
为更好服务“年味产业”,沧州供电公司积极探索“互联网+优质服务”模式,整合特色产业服务档案推出精准服务台账。电力工作人员通过“i国网”手机客户端进行网格化工单精准实时处理,通过“一平台、一终端、一APP”的数据提醒主动为企业提前服务。特别是他们从面花生产、加工到包装、销售,开辟电力服务绿色通道,为“年味产业”保驾护航,确保面花产业在用电高峰时期安全平稳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