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1月19日
第07版:07

擘画发展新蓝图 昂首阔步向未来

—奋力开创建设新时代经济强县、美丽吴桥新局面 本报通讯员 纪志博 王昱鑫 李 轲 摄影 何清玉 刘天奇 侯绪乐

重点项目集中开工

大运河沿线风景如画

大运河沿线村庄换新颜

杂技文化进校园

杂技文化在传承中创新

农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吴桥杂技大世界

2022年,吴桥人民迎难而上,全县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同比增长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9.7%,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同比增长8%,规上工业增加值预计同比增长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同比增长9.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分别增长4%和7%。

2023年,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5%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左右。

//回顾2022

万众一心 收获满满

2022年,吴桥县紧紧围绕建设新时代经济强县、美丽吴桥总目标,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杂技兴县”战略,全面推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城乡融合乡村振兴”三项任务,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局面。

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实现新突破。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实施5000万元以上项目81个、总投资116.84亿元,26个项目纳入省、市重点;全年新增入园企业11家,实施技改项目27个、总投资24.4亿元,新增“规上”企业12家、总数达到52家。招商引资提质增效,制发《吴桥县招商引资行动实施方案》《吴桥县招商大使聘任管理办法》等专件,全年在谈项目54个、总投资122.9亿元,签约项目33个、总投资36.5亿元,落地项目45个、总投资52.9亿元,投产项目11个、总投资10.8亿元。科技创新显著增强,新增院士合作重点单位2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9家、省级以上研发机构2家,争取科技类专项资金134.6万元。园区设施日趋完善,总投资6100万元,铺设管道11公里,建设原水管网13.4公里,硬化路面22万平方米;蓝领公寓主体竣工,园区承载能力进一步提升。要素保障持续强化,举办政银企对接会14次,解决企业融资需求1.72亿元;盘活闲置土地745.46亩,回购45套公租房招才引智。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全年退减缓税费2.44亿元,完成留抵退税1.49亿元,惠及市场主体423家;“吴桥云政务”平台上线运行,“跨省通办百县联盟”入选全国法治政府建设典型案例,全县市场主体达到1.44万家。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跃上新台阶。改造提升运河公园、五季公园巡河驿道8.5公里,完成34.8公里堤顶路和6条“鱼刺路”精细化打磨。六大文旅实体项目扎实推进,红牡丹杂技文化研学基地、杂技山水小镇商业街主体竣工,杂技博物馆地下人防工程基本完工,海洋·极地世界、杂技学校二期开工建设,环球杂技城规划完成。球幕影院开业运营,运河人家美食街实现部分营业。出台《吴桥县引进杂技人才九条措施》,杂技基本功、杂技魔术道具团体标准成功发布,张松村、于东村杂技小院改造完成,杂技学校升高职有序推进,“杂技文化进校园”深入开展。《中国杂技·吴桥》纪录片登陆央视,杂技剧《江湖·秀》全新登场,《江湖》入选第十一届全国杂技展演。全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作现场会在吴召开,顺利承办第十一届中国杂技金菊奖初评活动。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先后来吴桥调研,对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新型城镇化建设迈出新步伐。交通路网持续优化,投资3.27亿元的G339绕城二期项目加快实施,投资2330万元的淮河路东延、太行道北延工程启动建设。城市功能不断完善,生活垃圾填埋场飞灰处理改造完成,餐厨垃圾处理场竣工试运行,改造老旧小区25个、棚户区城中村11个,新建口袋公园5个、停车场7处。城市管理更加精细,全面推行“水洗机扫、以克论净”,主次干道机械化清扫率达100%,改造提升“四化”样板示范街道4条,创建省级精品街道1条。“四城同创”纵深开展,全力推进“城市环境容貌提档升级”,“省级洁净城市”创建成功,“国家园林县城”通过初验,获评省级“县城建设样板县”。

乡村全面振兴谱写新篇章。农业发展高质高效,粮食工作考核全市第一,小麦最高亩产创沧州历史新高。建设高标准农田5.5万亩,托管土地5万亩,实施浅埋滴灌2万亩,土地流转达28.58万亩。农村环境持续改善,改造提升农村道路22公里。新建户厕1174座,改造户厕314座、公厕182座,水厕并治“1+X”模式入选全省典型示范案例。打造美丽乡村15个,新建美丽庭院1094个。全市推进乡村振兴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现场会在吴召开。吴桥连续两年获评全省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农民生活更加富足,顺利通过省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全县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12471元,同比增长12.3%。

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大气污染防治深入开展,“散乱污”企业全部动态清零,全年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和PM_2.5平均浓度分别下降5.73%和17.78%,优良天数达到264天。水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引蓄地表水8500万立方米,深浅层地下水位分别同比回升8.3米和1.28米,连续5个月全市排名双第一,获评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土壤污染治理持续强化,持续开展国土空间绿化行动,全面推行“林长制”,新增造林1000亩,营林抚育3000亩。

民生福祉得到新提升。社会保障更加完善,新建农村互助幸福院3个,完成3所公办养老院消防改造,8个社区实现日间照料点全覆盖,率先在全市完成特困老人家居适老化改造。教育水平显著提高,景澜幼儿园开园招生,实验小学等9所学校改造完成,职教中心宿舍楼等7个项目扎实推进,全县中小学实现联网互通。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发放大世界门票2万张、文化惠民券15071张、文化惠民卡600张。新建城市书房1个,打造农村文艺团队15支,开展线上文化活动126期、线下演出28场。医疗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县中西医结合医院传染病区楼建成投用,县医院影像楼竣工验收,17个小区卫生站建设完成。疫情防控有力有效,严格落实优化疫情防控各项举措,在常规防护阶段实现动态清零。平安吴桥持续深化,坚持不懈抓好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金融风险管控和隐患矛盾化解,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国防动员和“双拥”共建深入推进。

政府建设呈现新气象。始终把加强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毫不松懈纠治“四风”,强化“三公”经费管理,全县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同比下降1.2%。坚持科学民主行政,办理人大代表建议53件、政协委员提案60件,按时办复率均达100%。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新闻广电、妇女儿童、残疾人等各项事业取得新进步。吴桥杂技大世界获评河北省华侨华人民俗文化交流基地。大运河文化民俗展馆成为河北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县人防办获评河北省人民防空系统先进集体。

展望2023//

实干笃行 奋楫争先

坚持创新驱动、绿色引领,着力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强化产业培育,聚焦绿色化工、装备制造、橡胶橡塑等主导产业,深入实施“领跑者行动”计划,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普惠性政策,全年新增“专精特新”企业2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家以上,培育研发机构5家以上,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完成5000万元,县域科技创新能力达到B类。加强招商引资,用足用好《吴桥县招商引资十三条优惠政策》,组织开展系列招商活动,加快推进芬兰美卓集团、东工物产等头部企业招引,力争全年签约超亿元项目10个以上,落地超亿元项目5个以上。加快项目建设,推行“县领导帮办”,建立土地盘活收回制度,用好国家支持政策,全年实施5000万元以上续建、新开工项目65个,列入省市重点建设项目14个。提升园区能级。推进企业服务中心、综合管廊、蒸汽保供等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亩均效益”提升行动,盘活开发区闲置土地600亩、闲置厂房5万平方米,全年完成企业入园10家,新增“规上”企业8家,实施技改项目22个。优化营商环境。完善企业家“直通车”机制,用好财税、金融等支持政策,促进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健康发展。优化审批流程,推行“双随机、一公开”,落实“四减”要求,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推进更多服务事项网上办、掌上办。

坚持保护传承利用,着力打造大运河文化带新名片。着力打造大运河文化带。进一步完善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体系,加快推进杂技博物馆建设,组织开展杂技非遗文化和非遗项目集中展示。全年培育特许经营杂技文创产品品牌4个,新增非遗工坊5家、杂技专业队伍11支,杂技从业人员增至7600人,完成孙福有故居保护修缮,实现杂技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全覆盖。着力打造大运河生态带。抓好引江、引黄生态补水,做好旅游通航准备。抓好沿线绿化提升和名木古树保护,加强生态林、经济林管护,形成透绿观河、轮廓清晰的绿色生态廊道。着力打造大运河旅游带。以打造“世界级杂技主题乐园”为目标,完成杂技文化产业园区规划编制,加快推进总投资14.3亿元的六大文旅实体项目建设。举办第十九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闭幕式和“杂技九月庙会”。引进杂技、魔术、马术等多类型商演项目,实现江湖大剧院常态化演出,球幕影院、运河人家美食街常态化运营。坚持“农文旅”融合,持续推进运河沿线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探索农业种植艺术,打造运河沿线特色农业景观带。

坚持统筹兼顾、协调推进,着力开创城乡融合乡村振兴新局面。突出规划引领。围绕打造“一带、两轴、三区”组团式发展格局,加快推进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乡镇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专项规划编制,打造“城市客厅”。完善基础设施。实施G339绕城二期等4条道路建设,改造提升中心城区支路排水管网和垃圾填埋场飞灰库区,建设城乡垃圾收集转运站2座,高标准完成棚户区改造任务,改造老旧小区10个、热力管网42公里。提升城乡容貌。升级“智慧城管”平台,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升级推广水厕并治“1+X”模式,建立健全农村厕所长效管护机制。接力乡村振兴。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80万亩以上,粮食总产量不低于4亿公斤。推动农业规模化发展,积极申报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持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强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施治,着力擦亮生态文明新底色。抓环境污染防治。推进PM_2.5和臭氧协同治理,常态化开展河湖“四乱”问题清理整治,强化土壤污染源头防控,确保管控措施实现全覆盖。抓生态环境修复。推进“万塘千渠百河”水系连通工程,提升防洪除涝减灾、水资源统筹调配和水生态环境保护能力。巩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成果,全年新改建闸涵站点33座,引水6000万立方米,压采地下水127万立方米。科学开展国土空间绿化行动,全年造林800亩,创建省级森林乡村1个。抓绿色低碳发展。积极发展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加快推进坑塘光伏发电项目。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上马,确保单位GDP能耗、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和全社会煤炭消费等各项指标完成市定任务目标。

坚持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着力书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提升社会保障水平。确保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持续开展房地产市场秩序规范整治,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100套。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加快吴桥中学、职教中心宿舍楼和实验小学操场建设,实施第二初中等5所学校运动场改造工程,创建省级示范幼儿园3所。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优化职教中心专业设置,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全面落实“双减”政策,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加快打造健康吴桥。认真落实新阶段疫情防控各项举措,做好群众就医用药保障,全力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医共体建设,推进县级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改造提升民政事业服务中心和4所区域敬老院,完成特困老人家居适老化改造,打造农村精品幸福院3个。繁荣发展文体事业。健全现代公共文化体系,举办系列文化演出活动。持续完善提升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新建城市书房1个。大力发展后奥运经济,举办冰雪赛事活动35场,新增体育健身设施50处。优先恢复扩大消费。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家电、餐饮、零售、养老服务等消费,打造商业综合体、夜经济示范街区等消费场景,进一步激发城乡消费活力。全力构建平安吴桥。持续深化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强化社会治安总体防控,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加强国防动员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做好民族宗教、新闻广电、外事侨务、人民防空、气象地震、关心下一代等工作,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同时,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坚持把对党忠诚作为第一要求,坚持把依法行政作为第一准则,坚持把实干担当作为第一品格,坚持把清正廉洁作为第一底线,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作风,全力打造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2023-01-19 —奋力开创建设新时代经济强县、美丽吴桥新局面 本报通讯员 纪志博 王昱鑫 李 轲 摄影 何清玉 刘天奇 侯绪乐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79956.html 1 擘画发展新蓝图 昂首阔步向未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