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宁美红 本报通讯员 彭锦帅
走进献县淮镇安庄村,村内干净整洁、环境优美,村民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平时,村民们就十分注重村里的环境卫生,不仅做好自己房前屋后的卫生清洁,在路上看到垃圾也都自觉捡起来。这不,村里都用不着大清扫,就轻轻松松地过了个干净年!”安庄村党支部书记刘万敏自豪地说道。
安庄村的整洁环境,得益于年年更新的村规民约。2021年,把“自觉维护环境卫生、禁止乱扔垃圾”写进村规民约后,村民们逐渐行动起来,争当乡村环境“美容师”。
村里环境越来越美,村民的精气神也越来越足,同样离不开村规民约的制定。据介绍,从前,安庄村红白事流行大操大办,不管经济条件如何,都得要个“面子”,无形攀比抽空了“里子”,不少村民被婚丧嫁娶压得喘不过气。为了改变这一陋习,刘万敏和其他村“两委”班子成员从2018年就开始向村民渗透移风易俗的观念,并于2019年在村民微信群里接连讨论了3个月,最终,把通过村民表决的规定写入村规民约。白事禁止吹拉弹唱,丧期从5天缩短为3天,礼金从最多1000元减少到不超过200元,棺材从两万元以上改到7000元以下……成立红白理事会,让红白事“瘦了身”,也让村民们“宽了心”。
通过村干部带头,红白事简办取得了良好效果。刘万敏想,不如把更多文明新规写进村规民约,打造更多文明新风尚。于是,村“两委”决定,每年12月15日,村民们集中把关于村庄建设的想法说出来,通过率达到70%以上就可以写进村规民约。2020年的村规民约,在红白事简办方面增加了不张榜公布礼金、禁止燃放鞭炮、去除孝袍和孝裤等更多细节。2022年的村规民约,则又增加了参加志愿服务、爱护公共财物、发扬传统美德、维护卫生环境等方面的内容。同时,组织开展道德评议会,评选出“好婆婆”“好儿媳”“优秀村民”等,发挥榜样力量,激发村民积极性,形成更好的文明风尚。
村规民约像是一位无形的“化妆师”,一边刷新环境“颜值”,一边美化精神“内涵”。村民们说:“现在村里环境好、村风正,生活品质提高了,日子越过越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