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黄骅中嘉瑞驰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开足马力运转赶订单。公司副总经理王西方告诉记者:今年1月以来,他们陆续接到许多订单,这些天来工人们轮班赶工,确保连续性生产不脱节,努力实现新年“开门红”。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未来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光伏产业将融入更多的领域,碳中和为光伏产品创新提供了更多更好的发展机遇。‘光伏+’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光伏行业未来发展可期。”王西方说,也正是看好光伏产业的发展前景,他们于2021年底成立了“中嘉瑞驰”,主要生产用于新能源风电光伏产业及城市配套建设的各种型号PHC管桩。他们建设了10条先进的生产线,年产量达到250万延米。“伴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好转,春节前,我们就收到了许多光伏产业相关企业的订单,这个春节,我们轮班赶工,确保准时交货。”王西方说,下一步,他们还要筹建700毫米到1200毫米的大口径管桩生产线,主要生产PHC高强混凝土管桩,用于房地产建设、桥梁、高速公路等方面,届时预计全年能完成3亿元的产值目标。
开足马力生产忙,不待扬鞭自奋蹄。渤海新区黄骅市有关负责人介绍,节日刚过,许多企业已经按下生产“快进键”,全力以赴挖潜增效,“干”字当头、“实”字为先,奋力冲刺2023年“开门红”。为保障企业安全有序生产,当地政府大力扶持企业发展,建立服务专班,简化办事流程,同时以“贴心、上门、主动”三服务为抓手,帮助企业组织生产要素,督促引导各个生产主体抢市场、抓订单。另外,辖区主管部门还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难题,向企业普及最新惠企政策,组织企业参加行政审批局“企业金融直通车”组织的惠企沟通活动,解决融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