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2月01日
第06版:06

致富不忘乡亲 十年敬老送暖

■ 本报记者 张梦鹤 本报通讯员 赵志忠 王 君 赵 阳

近日,东光县找王镇大曹村的28家爱心企业购买了苹果、大米、海鲜等价值2.3万余元的慰问品,为本村170户70岁以上的老人送去温暖。 田俊荣 张梦鹤 摄

这个春节,献县商林乡一分村村民张仁杰同往年一样忙碌。除了为自己的亲朋好友准备节日礼包,他还特意多备了5000多元的米、面、油,开展敬老爱老活动,为村里70岁以上的老人和困难群众送去节日的祝福。

“每到过年过节,仁杰都想着我们,给我们这些老人送温暖,待我们就像亲人一样。”一分村的老党员张树芬领到张仁杰发放的爱心慰问品后高兴地说。

张仁杰是商林乡一分村土生土长的企业家。1996年,他就创办了献县第一家挂面厂,将生意做得风生水起。2005年后,入职献县保险公司,创立了全省第一个乡镇网点,为村民们办理保险理赔,解决实际困难。2015年,看到电商势头红火,他又创办了农村快递物流商林服务站,打通了商林乡22个行政村快递物流的“最后一公里”,让乡亲们在家门口就能收发快递,共享数字经济红利。

事业有成,成了当地有名的民营企业家,张仁杰没有忘记家乡父老。这些年,他坚持爱心敬老,助力家乡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

从2013年开始,每逢春节,张仁杰都会自掏腰包,为村上70岁以上老人和困难群众送去温暖。最开始,他是直接给老人送去现金红包,同时,还将老人的子女叫到家里,组织他们为老人洗脚,传承孝老好家风。后来,将慰问品换成了老人日常所需的米、面、油,关怀和祝福不减。10余年间,张仁杰已累计发放敬老爱老年货和爱心款8万余元。

“子欲养而亲不待,尊老爱老是咱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爱老要趁早,不要留遗憾,开展敬老爱老活动,不光能在经济上帮助老人,更能弘扬好家风、文明好乡风。做公益、献爱心,乡亲们得了实惠,俺心里也舒服、高兴。”他总是这样说。

为了带动更多人参与到献爱心行动中,张仁杰还加入了献县农民艺术家协会,组织慰问帮扶“一老一小”困难群众。逢年过节,张仁杰就在协会中组织送温暖活动,将爱心洒向献县更多乡村。

2023-02-01 ■ 本报记者 张梦鹤 本报通讯员 赵志忠 王 君 赵 阳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80835.html 1 致富不忘乡亲 十年敬老送暖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