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九州 杨静然
不久前,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离休教师孔繁根逝世,享年92岁。消息传来,在他的家乡肃宁县引发无数人缅怀。
1948年秋,伴着解放战争的隆隆炮火,刚满18岁的孔繁根告别生他养他的肃宁县,参军入伍来到平山县孟岭村,进入华北军区政治部画报社学习摄影。他的老师和直接领导,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摄影艺术家、新中国摄影事业开拓者之一的石少华。
作为一名摄影记者,孔繁根先后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抗美援越战争、对越自卫反击战。他冒着枪林弹雨,用镜头为共和国留下了一幅幅珍贵的照片,真实记录了英勇无畏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和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手中相机成为
有力武器
1948年11月,东北野战军主力由锦州、营口、沈阳等地出发,隐蔽向北平、天津、唐山等地区开进,平津战役开始。当时,18岁的孔繁根是华北军区第七纵队某旅政治部宣传科的记者。接到命令后,他随部队奔赴前线。
秉持着新闻的真实性和现场感原则,他深入一线,哪里的炮火最响、战斗最激烈,他的镜头就追随到哪里。而与战士们不同,他的武器是手中的照相机。部队进攻祁家坡,战士们拎着手榴弹往上冲,他就跟在后面拍照。为了捕捉最真实的画面,他常距离战斗地点仅几十米远。那一刻,他是记者,也是战士。
除了接踵而至的危险,孔繁根需要面对的,还有紧缺的胶卷。在后来的一次采访中,他说,整个平津战役他才有3卷胶卷。每一次定格,都弥足珍贵。
1950年10月,美军悍然越过三八线,并把战火烧到中国边境。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和朝鲜人民共同抗击侵略者。
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同时,国内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全国各阶层人民踊跃参军参战。不断传来的战场捷报和国内的慰问热潮,深深触动着孔繁根,他立即打报告,申请去朝鲜前线采访。在他的强烈要求下,组织批准了他的申请。
寒冬腊月,东北的天气异常寒冷,孔繁根背着采访的行囊告别安东,驶过鸭绿江桥,穿过朝鲜新义州,一路颠簸到了平安北道成川郡桧仓镇。虽然准备充足,但刚一到达志愿军政治部,严寒的天气和残酷的环境就给了他一个下马威。由于天气极度寒冷,他浑身浮肿,瘙痒难耐。但为了不耽误工作,他咬牙坚持,痊愈后便马上奔赴前线。
1952年10月14日,敌军调集6万余人、飞机3000多架次,对志愿军防守的上甘岭阵地发起猛攻,志愿军防守部队进行了顽强抵抗,阵地多次失而复得。这就是上甘岭战役。
当时,战斗日渐激烈,志愿军政治部宣传部指示:“我们不能打‘哑巴仗’,要派记者到前线去报道。”接到任务后,孔繁根和另外几位记者马上动身,前往上甘岭前线。
一路上,死亡如影随形。本来几个小时的路程,他们却走了两天两夜。
指挥部距离前线30公里,基本看不到战事。为了拍摄现场画面,孔繁根找参谋人员打听去前线的路线,还根据描述在采访本上画了一幅简单的路线图。带着这张路线图和摄影器材,穿过炮火连天的封锁线,他辗转来到了上甘岭(五圣山)阵地。
孔繁根在他所著的《从鸭绿江到奇穷河》一书中这样回忆:
“10月中旬,朝鲜天气已经很冷,汗水湿透了我的军棉袄,外面结了一层薄冰。背囊里的摄影器材很重,3台照相机连带底片有10多公斤,路远无轻担,走得又急促,简直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想坐地上休息会儿又不敢,因为这里是敌人的火力封锁区。我只得拼命跑过这一危险地带,总算顺利到了德山岘的前线指挥所。”
指挥所在一处刚开凿不久的山洞里,纵深只有五六米、宽四五米。就在一名战士带着孔繁根到附近的防空洞歇脚时,两架美军战斗机从高空猛然俯冲下来,丢下两颗炸弹,防空洞里瞬间布满烟尘土石。他艰难地从泥土中爬起来,耳朵里嗡嗡作响。幸运的是,没有受伤。
1953年4月中旬,孔繁根来到开城,奉命采访有关停战协议的新闻。朝鲜停战谈判进行得异常艰难,历时两年。他每天背着相机,留下了许多稍纵即逝的珍贵影像。
7月27日,是停战协议签订日。为了拍摄这一历史性时刻,孔繁根提早作好准备,携带的摄影器材整整装了一个大号背囊。那天,他拍照用的是柯达6英寸12张装软片盒,这是志愿军政治部宣传部为采访朝鲜停战谈判专门准备的。签字仪式结束,上级指示孔繁根立即将底片上交总政治部解放军画报社。之后,新华社对国外发稿时使用的照片,就是他在现场拍摄的。
通过这些珍贵的影像,国内民众得以了解战争形势,国际社会也听到了来自中国的声音。
从战士
到专业摄影记者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孔繁根转业到新华社,成为一名专业摄影记者。
1962年10月中旬,中印边境形势紧张,孔繁根奉命与其他3位记者到西藏山南地区进行实地采访。为了他们的人身安全,领导机关专门为他们每人配发了手枪。其间,他身背相机,跟随参战部队翻山越岭、涉水过河。在他的镜头里,留下了解放军战士不惧生死、敢打敢拼的英勇形象。孔繁根边按快门边感慨:有这样强大的祖国、这样英勇的战士,任何敌人,我们都不怕!
1965年4月,根据中越两国签订的《关于修建铁路和提供运输设备器材的议定书》,孔繁根随同总参谋部组建的“中国人民志愿工程队”进入越南,对北越的铁路及公路进行改造、新建和维护。
孔繁根随同工程队第一支队采访,拍摄了许多火车站日夜加班为越南运送物资、援越部队在炮火硝烟中抢修铁路保障畅通的图片。令他印象最深的是,无数辆中国产的上海凤凰牌自行车,穿梭在胡志明市的街道上,深受当地军民的喜欢。
在孔繁根的镜头里,不但有在炮火连天中抢修施工的场面,还留下了好多战士们推磨做豆腐、自己种菜的图片,也从侧面反映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的美好追求。
冒着枪林弹雨
留下珍贵影像
在几十年的记者生涯中,最让孔繁根难忘的是对越南的采访。
1979年2月17日,遵照中央军委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广西、云南边防部队对侵犯中国领土的越南军队进行自卫还击作战。孔繁根临危受命,带领一支摄影报道小组,去战区进行报道。
战斗间隙,孔繁根来到41军123师某团,采访一位名叫陈全钢的孤胆英雄。小伙子很腼腆,不善言辞,为了不影响他跟随连队作战,孔繁根抓紧时间采访并捕捉了几张照片。之后,他又急忙赶到邮政局往北京发送传真照片,说明文是这样写的:“我边防部队某部五连战士陈全钢,在反击越南侵略者的战斗中机智勇敢,孤胆作战,在敌后坚持两天两夜,击毙敌人10名,击伤两名,炸毁敌人碉堡一座,胜利完成任务,在火线上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两天后,孔繁根所发的图片和说明文,迅速在中央各大报刊及地方省报陆续刊载。
令人惋惜的是,陈全钢在当天的战斗中牺牲了,被中央军委授予“全国一级战斗英雄”称号。孔繁根回到北京后,收到了陈全钢父亲寄来的一封信,感谢他为儿子抓拍的宝贵照片,并使得全国人民都知道了他儿子英勇作战的事迹。
在某种程度上说,战地摄影记者的危险系数非常高。因为战地摄影记者必须亲赴前线,以生命为代价,在炮火硝烟中抓拍那稍纵即逝的精彩瞬间。否则,时过境迁一切就晚了。用孔繁根自己的话说:“怕死的人当不了摄影记者。”
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孔繁根多次深入战地采访,数次化险为夷,通过敏锐的捕捉与提炼,记录了一个个珍贵的历史瞬间——雪地里扛枪奔跑的战士、中美双方签订停战协议的瞬间、行进中的解放军队伍等。如今再看这些照片,仍让人心潮澎湃。
孔繁根一生与相机为伴,历任新华社空军分社摄影组长,新华社摄影部国内编辑室副主任、副编审,后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新闻摄影教研室主任,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他利用自己的心得和经验,撰写出《摄影技术》《中国新闻摄影通鉴》《从鸭绿江到奇穷河》等多篇著作,再加上那些难以计数的珍贵影像,一起诉说着他对摄影事业、对祖国的一片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