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闫晓楠 本报通讯员 王宗辰 曹贵楠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我们将以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牵引,积极开展‘招商引资突破年’系列活动,在进出口、利用外资、消费促进、开发区建设等方面重点发力,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工作干劲狠抓工作落实,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沧州美好篇章贡献力量。”日前,市商务局局长王俊岚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
坚持大招商、招大商,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经济增长看项目,项目来源靠招商。“招商引资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今年,全市目标是签约亿元以上项目超900个,投资总额达到5500亿元。”谈及招商,王俊岚表示,今年,市商务局将利用参加廊洽会、厦洽会、博鳌亚洲论坛、服贸会、进博会等国内重大经贸活动和荷兰国际汽车发动机及零部件再制造展、迪拜五大行业展等国际大型展会的时机,组织重点开发区、企业与国内外目标企业对接洽谈。借助第六届园博会,组织央企国企河北行、知名民企河北行、跨国企业河北行等活动,吸引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落户沧州。
坚持扩内需、促开放,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激发新活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着力扩大内需,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王俊岚介绍,今年,市商务局将大力推进促消费系列活动的开展,加快推动县域商业体系先试先行县建设,改善优化县域消费渠道。鼓励商场、超市等场所开展夜间促消费活动,打造夜经济示范街区。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办好2023年中国北方(肃宁)电商文化节。此外,还将开展“组团出海拓市场”行动,帮助外贸抢抓订单,并通过政策扶持、精准帮扶、信贷支持等手段,积极为外贸企业纾困解难。全面启动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发展“跨境电商+产业集群”试点,打造对外贸易新增长点。
坚持抓项目、提能级,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新高地。王俊岚表示,将继续坚持“项目为王”的理念,着力解决制约瓶颈,加快推进开发区项目建设,充分发挥开发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主阵地作用,每个开发区重点围绕1至3个发展产业,制定产业链招商地图,开展精准招商。“今年全市开发区计划实施建设项目684个,比2022年翻一番。”王俊岚说,同时积极优化开发区营商环境,实施改善基础设施项目125个,对拟落户开发区企业实行“保姆式”服务,深化“放管服”改革,吸引更多企业到开发区投资业兴。
新年刚过,市商务局已经迫不及待地吹响了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冲锋号,“今年,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坚持抓招商、扩内需、促开放、强园区的发展思路,全力推动商务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现代化经济强市贡献商务力量。”王俊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