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点出发去市区送草莓,想吃微我,多摘了4箱小果,谁要下单……”上午9点多,周彦华就在朋友圈“吆喝”开了,视频里,一颗颗红彤彤的草莓在泡沫箱里整齐“列队”,泛着诱人的光泽。
周彦华是沧县福长农业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眼下,合作社的温室草莓到了上市旺季,每一天,她不是在棚里摘草莓,就是到市区送草莓,忙得不亦乐乎。
来到位于沧县黄递铺乡西贾洼东村的合作社,棚外寒意袭人,棚内却温暖如春,一股清甜的草莓香味扑鼻而来,簇簇绿叶间,一颗颗草莓露出鲜红的“脸蛋”,甚是喜人。
“俺们种的是红颜草莓,这个品种果型漂亮、软硬适中、酸甜可口,特别受欢迎。别看一公斤卖到八九十元钱,也不愁销。这段时间,除了接待采摘的游客,俺还经常往市区送货,有时候到下午三四点才吃上第一顿饭。”虽然忙碌,但不断收到顾客反馈的好评,周彦华心里美滋滋的。
周彦华和丈夫走上草莓种植致富路,是近两年的事儿。他俩虽是“80后”,却没有像别人一样外出打工,而是一门心思在地里寻找致富的好门道。去辽宁丹东的亲戚家做客时,当地红红火火的草莓种植业让他们开了眼界。看到红红的草莓换来了一张张钞票,俩人活泛了心思。
考察过后,夫妻俩建起大棚。认真学习种植技术、施农家肥改良土壤、找来蜜蜂授粉、补给生物肥料、不打膨大剂、精心疏果让果型个大饱满……在他们的精心管理下,自然成熟的红草莓不光颜值高,口感还好,陆续征服了不少市民的味蕾。
口口相传间,西贾洼东草莓的名气越来越大,不光吸引了市区的游客,还成了周边种植户的学习基地。
“我们这边种蔬菜的不少,但管理费心,有时还卖不了好价格。周彦华夫妻种草莓,走出了一条既省心又高效的致富路,是个好样板。这两年,俺也新建大棚,加入了他们的草莓种植队伍,一个大棚一年能赚10来万块钱呢。”甜草莓映红了好日子,西贾洼东村党支部书记贾付长喜上眉梢。“今年,俺们还计划自育种苗、新建棚室,扩大种植规模的同时,拓宽销售渠道,争取带动其他农户,形成俺村的特色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