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2月17日
第06版:06

中山国的“山”

史丽娜

这是河北灵寿,一个小雪欲来的早晨。

一位背着粪筐的老者走在城墙下。筐,是时间的符号,对这个小县城早已失去了它当初的意义。此刻,却有可能打通与那个时代的关系。

残存的中山国城墙道具般在荒野中伫立,干枯却依旧坚挺的酸枣枝倔强地守护着那片土地,虔诚为古老的背景。一根倾斜的电线杆上,喜鹊借助松树用“此心安处是吾家”的举动撼动着人们的视线。远处车身上“寻访滹沱河故道”的红色条幅让老者停下了脚步。尘土飞扬,他夹着纸烟的手垂下来,任细细袅袅的烟雾向空中散去,与历史的烟尘汇合。

一些被尘土掩埋的过往,纷纷按原路返回这里。

公元前381年,一辆马车缓缓驶来,走下来中山桓公——中山国的第三位君王,在“进亦忧,退亦忧”的抉择中,他选择了在滹沱河以北,仰仗太行山为屏障,开启了以越王勾践为楷模的复国之路。

公元前361年,经过20年的卧薪尝胆,中山国复国,并建都灵寿。一群来自西北、逐草而居的白狄鲜虞人,为争得一席生存之地,从公元前500年开始,自太行山以西向东迁移,越过太行山后,开始向南渗透直至滹沱河流域成为他们的领地。他们僭越界碑,在他人的睥睨与征杀中,走进了“国”的行列。一个在夹缝中求生的民族,建立了燕之南、赵之北的中山国。历史不曾错过每一个细节:征战、厮杀、血流成河。滹沱河见证了春秋中晚期声势浩大的一次民族大迁徙。也就是这次迁移,让鲜虞人找到了自己的世外桃源。

中山国,因城中有山得名。中山人崇山,山形图案,在武器、祭祀品中处处可见。山形器,从商周时期流行的铜翣演变而来。两鸟捧龟的图案,有沟通地上的人与天上的神的说法。山,人与神沟通的媒介,中山人心中的圣物。无论身处何境,山总以一种向上的力量支撑着你,那是它的方向:坚硬、锐利、意义明确。山成了中山人的武器、中山人的图腾。

从桓公到其子成公、孙子厝。出新政,重农桑,修长城,搞外交,在他们看来,生活需要改变,他们把自己的意愿传达给世界,这个世界便增加了意义,这种意义从生活的每一个细微处延展开去。

在与赵国的交战中,虽然中山国放弃滹沱河以南的土地,退守滹沱河北岸,但赵国始终无法从南线越过滹沱河占领中山国腹地。最后只能按当年白狄人迁移的路线,从五台山脉进入中山国北部,由北向南攻击中山国。

有人称赞山:冷静,绝不是山单一的表情,而是被日月抽取了喜怒哀乐表情后金属的质,是暗淡了的光泽和个性的凸显。山,对一代代的中山人来说,是不同的三把刀。桓公,每把刀上都做了标记,一把是隐忍,一把是蓄力,一把是出击。它们有一个集体的时间记忆,被历史教训和疼痛警醒,这两端略短、中间细长的三把刀与人的血液混合在一起,便是刺目的光赋予了中山人无敌的生命力。

成公的三把刀,一刀继承恒公的治国策略,勤于朝政,体恤民情。二刀颁布“招贤令”,以人之长补己之短。三刀任用司马赒为相,“辟启封疆,方数百里,列城数十,克敌大邦。”厝更是把中山人的三把刀变成商业、农业、外交三条生命线。开采矿藏,发展手工作坊,繁荣贸易。有“治生之祖”之称的白圭来到中山,惊奇地发现中山国已有自己法定的货币——刀币。

能歌善舞的中山美女出现在各国宫殿上。女人外交,虽不是中山人的首创,资源输出,中山人却用得最多。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定心丸,也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所在。中山篆,在中国众多的书法体系中属旁逸斜出的一支。铁钩银弯,纤细刚劲,神采俊逸。最早摹制中山国出土文字材料的张守中先生有七绝为证:

篆书难写最中山,

目秀眉清铁笔传。

我辈毛锥摹效苦,

三分相像已足观。

出土的王厝墓是已发掘的中山国最大的一座,有很多“世界和国家之最”,世界最古老的实物酒,世界最早的具有比例尺的建筑规划图,中国最早的带有翅膀的神兽等。

刀,磨砺着他们的皮肉和性格,也磨砺着他们生活的能力。他们在抵御外力的同时,开垦田地,种桑养蚕,快速把衣食无忧、长治久安变成现实。

难怪加缪说,生活,就是撕裂本身。 超越自己,让自己永远是自己的陌路人。这也是中山人的生命状态,对这个不熟悉的世界他们从不绝望。他们活得觉悟、审慎,敢于不断环顾世界,认识自己,不断求新。不求永生,但求此生竭尽所能,以示对生活的热忱和尊重。

中山国,一个在历史上仅存在200多年的“千乘之国”。敢于跻身“战国八雄”的行列,其单一性和重要性像两个自知轻重的砝码平衡在这个民族的心中,从未偏移。

“不管这个世界多么荒诞离奇,你都要选择活下去,但绝不苟活,而是活过荒诞。”加缪的话仿佛在印证中山国的传奇。

的确,赵武灵王见证了中山国最后一个王尚的离开,也只是离开,因为没有人见证中山人逝为灰烬的身影。“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这是中山国留给世人最后的影像。

消失,并不意味着遗忘。2000多年后,中山国的最后一位国王尚被送回其祖先生活的地方——肤施。而在不远的雍城发现了厝十四年的青铜器及铭文“厝里”。每年正月十六,河北灵寿,中山故地都会点燃柏树枝祭祀亡灵。在河南光山县,来自国内外的清明祭祖大会,发现易姓族人敬奉的始祖是尚公……《中山市谱》记载,琉球群岛上出现中山、南山、北山三个割据政权,都与中国的大明王朝有朝贡贸易往来,1425年,明名永乐帝赐琉球岛中山王为商姓……

滹沱河暗示时间、观望命运,却从不谄媚历史。那些流淌的皱纹、失望的眼神在偶尔从身旁走过的背着粪筐、却不知装些何物的老者脸上闪过。

生活的覆盖率表现得越来越无能为力。它已不能面面俱到每一座山,每一条或缓或急的河流,它的代言充满了挑剔。趋同和从众从来不是它的选择,它被时间接管,然后,静静地让位于生活的各种角色,悄无声息地等待。

2023-02-17 史丽娜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82703.html 1 中山国的“山”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