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 洋 本报通讯员 边贵成 尹向平 陈 悦
日前,由我国知名经济学者、中央党校经济学部副主任曹立主编的《乡村振兴案例选(第一辑)》一书,经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发行。青县木门店镇《以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引领乡村振兴》案例入选,成为全省两个入选案例之一,也是我市唯一。
木门店镇是一个纯农业镇,所辖村庄之前大多数具有村资源单一、村集体经济底子薄弱、自我造血功能有限等特点。从2020年以来,镇党委按照上级党委政府的工作要求,不断探索“党建引领合作,规模种粮创收”的壮大村集体经济新路子。以村党支部领办土地合作社、镇党委统领土地合作联社为抓手,镇域31个行政村通过土地合作社规模化种粮,村集体收入全部达到“10万元+”,实现了村集体经济自我“造血”的华丽蜕变。
“痛点”突出,倒逼基层党组织改变
地处青县、沧县、河间和廊坊大城四县交汇处的木门店镇,是一个传统农业乡镇,受气候影响,农业方面基本上也是以小麦和玉米等传统种植为主。
但随着农业生产市场的变化,小农户分散经营成本高、效益差,耕地面临撂荒、非农化等风险。按说,当地每年可以收获小麦和玉米两季,但大多数村民只种一季玉米,秋天收获后土地就闲置了,鲜有再种植一季小麦的。“在我们村,有一半以上的农户不愿种地,种小麦成本太高,除去浇水、种子、化肥、农药等投入,基本上赚不到钱。不少农户干脆把自家土地转给亲戚种,每亩地象征性收取一二百元,甚至给一两袋棒子面就算‘酬金’了。”后吴召村党支部书记王洪江说。
“收入少、受累多、不体面”,受这些思想的影响,年轻人“种地养家、靠田增收”的观念也越来越淡。“现在的年轻村民,不甘当‘农二代’,都乐意往城里奔,村里种地的都是一些55岁以上的老人,‘80后’‘90后’基本上都不种田,也不会种田,再过几年,耕地由谁来种?”今年53岁的野兀屯村村民马曰全说。
“最让我担心的是村集体经济问题。2020年,省委组织部统计全省村集体经济破5万元的村庄,我们镇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村达标。”木门店镇党委书记刘建中说,镇里以农为主,大部分村没有老厂房、老学校,村集体经济收入微薄,增收难度大,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的今天,显得“内力不足”。
这一点,很多村干部也认同,“村集体手里‘无米’,没钱给群众办事,村干部脸上都挂不住。面对群众就没了‘底气’,村级党组织缺乏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村庄发展后继乏力。”朱吴召村党支部书记王军领说。
怎么办?木门店镇党委很快就找准了正确方向——要想让村子实现蝶变,关键在基层党组织的引领,打破固有的“老模式”,实现村子“自我造血”。
穷则思变,从“伸手要钱”到“自我造血”
2020年以来,木门店镇党委一直尝试着对土地的使用模式进行变革、突破,并借鉴了镇里种粮大户承包流转村民土地的做法,以胡太洲村为试点,以村集体名义流转承包村民土地240亩,种植了小麦和玉米两季作物。
“把这些地‘打包’,由村集体统一管理、科学种植。最后一算账,一亩地可实现利润700多元,村集体仅此一项收入就达16万元。”胡太洲村党支部书记朱磊介绍,这笔资金全部用于修路、人居环境整治、壮大公益事业等村庄建设方面,让村庄和村民二次得到“实惠”。
在胡太洲村成功流转承包的基础上,2021年初,木门店镇又选择7个村扩面推进,并全部取得良好效果。当年秋天,木门店镇决定依托各村党组织,在全镇全面推广“集体种百亩田”模式,提倡村集体成方连片承包百亩以上水浇地,种一季小麦一季玉米,向土地流转和规模种粮要收入。
镇党委对全镇31个村党支部进行分类指导,坚持带着干、帮着干、督着干,先后6次召开村支部动员会、经验交流会。镇党委班子成员亲自上手,入户做工作;面对土地规模流转难题,党员干部带头率先流转自家土地,主动与种地村民调地;流转土地缺启动资金,全镇党员干部主动垫资筹款近200万元。
后吴召村当年流转土地,村集体没钱,王洪江自己拿了6万元,其他党员干部也自掏腰包5万元,终于把11万元的启动资金问题解决了。(下转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