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2月21日
第03版:03

由佛像改铸的周元通宝钱

中国古代铸造铜钱的铜料,常规认为是由国内开采铜矿冶炼而来。其实采矿冶铜,只是诸多钱币铜料来源方式的一种。五代后周时期的周元通宝钱,则是由铜佛像改铸而成的。

周元通宝钱文的“周”指五代时期后周政权,“元”是开始、发端、纪元之意,“周元”即后周纪元;“通宝”沿袭唐钱开元通宝的名称,意为通行宝货。钱文“元通宝”三字,风格与唐开元通宝钱一脉相承,加之“周”与“開”字外形相似,所以此钱易与开元通宝相混淆。

据《新五代史·周本纪》记载,周世宗柴荣即位后,废天下佛寺三千余所。当时,中国乏钱,柴荣故下诏毁掉铜佛像用来铸钱。大臣们听说毁佛铸钱心生抵触,柴荣劝道:“夫佛,圣人也,广其善道以化人心,心能奉道,佛则不远。存其像也,非重佛之要也,行其道乃奉佛之深也。今兴利,所以济人也,济人即佛道也,况闻大圣舍头目之喻,若朕身可济民,亦将不惜也。”经过柴荣一番解释,开始毁佛铸钱,当时设铸钱炉数十座,柴荣亲自视察铸钱情况。

因周元通宝由佛像改铸而成,于是民间在将此钱用于消费支出的基础上,又延伸出其他用途:清代周亮工著《书影》中记载“妇人手握此钱,可治难产。”清代王椷《秋灯丛话》记载:“清顺治初孝感多病症,或于古钱币中检周元通宝一文,持之即愈,远近宣传,每文值一缗。”但事实并非如此。

据记载,周元通宝钱的铜料来源,除用佛像改铸之外,其实还有其他两种途径:一是开采铜矿,冶炼原铜,实行铜禁,减少非必要的铜材消耗。《五代会要》记载,显德二年九月敕云:“今采铜兴治,立监铸钱。冀便公私,宜行条制。起今后,除朝廷法物、军器、官物及镜,并寺观内钟、磬、钹、相轮、火珠、铃铎外,其余铜器一切禁断。”二是购买国外铜料铸钱。《新五代史·四夷附录》记载:“周世宗时,遣尚书水部员外郎韩彦卿以帛数千匹,市铜于高丽以铸钱。”

以古钱入药治病者,在诸多古代医书中并不鲜见,如唐代孙思邈《千金方》记载,“古钱一枚,盐方寸匕,上二味合治下筛,敷目中”,可治目赤生翳。古钱入药其药效源于铜钱表面的铜锈,中药称为“铜绿”,有退翳、祛腐敛疮、杀虫等功效。但清人书中所传周元通宝的奇特用途,未免有些荒诞,结合史载周元通宝钱的三种铜料来源可知,“持之即愈”属无稽之谈。

马思远

2023-02-21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83079.html 1 由佛像改铸的周元通宝钱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