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市科技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紧盯科技工作重点任务,制定出台科技创新政策,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提升科技创新对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和支撑能力。
持续推进科技计划改革。对省级以上科技平台、技术合同交易额、省级科学技术奖等给予后补助支持;积极探索重点项目“揭榜挂帅”制度,解决企业发展瓶颈或产业关键共性技术难题;深化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经费自主权,激发科研创新动力活力。
持续增加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对研发费用达到一定额度和强度的企业给予后补助奖励;全面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加大财政科技资金对企业的支持力度。市级科技计划重点支持重大科技专项、重点研发计划、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等,科技投入效能显著提升。
加快创新主体和创新平台培育建设。围绕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加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截至目前,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1175家,省级研发平台达120家。
积极开展科技合作交流。重点与中科院、清华大学、南开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开展对接交流活动;组织企事业单位参加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等国内外重大活动,进行科技对接合作。截至目前,建成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7家。
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市级科技计划中设立重大科技专项,重点支持企业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吸引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团队带成果、带技术、带资金到我市创新创业。2022年,全市技术合同成交总额突破150亿元。
推进县域科技创新跃升进位。明确跃升进位目标任务,实施“一县一策”推进措施,县域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升。截至目前,全市A类县达到5个,B类县达到10个。
积极开展科技服务工作。选派省级科技特派员1201人次,其中派驻高校科技特派员798人次,乡镇科技特派员403人次,派驻产业集群科技特派团3个、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科技特派团32个,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献计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