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王国维的弟子,当代著名历史学家谢国桢曾写诗:“老屋荒寒风雨声,割鸡煮酒话离情。元见梅隐云从画,写来《稗说》见平生。”这首题为《宋起凤〈稗说〉》的诗,高度赞美了清代沧州人宋起凤的文学成就。清代名臣、学者魏象枢也称赞道:“小史漫追司马笔,大文谁让子云才”。
那么,宋起凤是何许人,值得如此赞扬?
宋起凤,就是明清小品文翘楚《核工记》的作者,字来仪,号紫庭,晚号觉庵。乾隆《沧州志》、民国《沧县志》有提及,清《国朝沧州诗钞》亦收其诗文,作小传,但相关史实尚需去伪存真,补充丰富。
宋氏起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浒塘,后北迁,康熙五年(1666年)始定居沧州。宋起凤在沧有“南川草堂”,乃其研经著述之地。宋起凤父宋继光,字孟明,号光宇,官至福建兴化府副将,晚年侨寓天津,寿73岁。宋继光元配郭氏,未生育;继配周氏,生3子2女;妾胡氏,育有3女。宋继光3子分别为:长子宋起凤、次子宋万里(名起鹏)、三子宋子薦。宋子薦就是《核工记》中所提“获桃坠一枚”的“余季弟”,名起鹗,官守备,宋继光官江南应天府内外城巡逻营参将时,随任江南;顺治三年(1646年)宋继光解官返天津,宋子薦亦返,不幸逝于扬州,无子嗣,妻李氏改嫁他人。《核工记》众多批注中,对宋子薦的名氏、身份多不关涉,推为四弟,有误。
宋起凤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戊午七月廿三日,生于京师。妻张宜人,妾林氏。有4子2女。子:宋德懋、宋德润、宋德芳、宋德成;《国朝沧州诗钞》录宋德润诗,有小传;女:长女秀,嫁顺天府房山县生员张樾;次女德,嫁于沧州生员张泓。宋起凤卒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甲戌闰五月十一日,寿77岁,3年后的戊寅四月廿二日同张氏归葬于沧州城东三里之原,即今新华区小赵庄乡刘表庄南。乾隆《沧州志》讹为67岁,民国《沧县志》错袭。宋起凤亡故后,子孙不能重振科名,逐渐没落。
宋起凤的二女婿张泓,出于盐籍世家。张泓祖父张文元、父张尔鑑皆是沧州富户。叔父张尔钰,监生。张尔钰子张法良,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庚子科乡试武解元,康熙六十年辛丑科武进士,官陕西永安堡守备。张泓,字伯亮,捐贡,补授中书,升山西太原中路同知,分守宁武关,有督粮监军之责,又升刑部四川司员外郎。弟张濬,字宗亮,号条山,由贡生补授中书,授兵部车马司主事,官浙江衢州府知府;弟张汉,康熙十二年(1763年)癸丑科武进士,早亡,妻张氏21岁守寡,50岁卒。张泓有子张棻,字雪峰,过继给亡弟张汉,是纪晓岚的外祖父。
宋起凤弱冠补河间府博士弟子员,崇祯十二年(1639年)己卯科乡试中副榜,入国子监读书;顺治八年(1651年)辛卯科乡试又中乡试副榜,“抱异才而乃历两朝不见售”颇为“怏怏”。因家贫、父母年迈,只得于顺治十一年就官山西大同府灵邱县,康熙元年(1662年)至广东罗定州任知州。宋起凤善政甚多,解冤案、除恶匪、开灌渠、修堤坝、推教化、纂史志,至今当地百姓仍念之。
宋起凤博学能文,时人以柳宗元譬之。明末,他漫游吴越,观景致著诗书,颇得师友推赏;清初,在罗定因丁外艰弃官后,他不再仕进;晚年好游,多苦吟,著有《稗说》《渤隐庐草》《塞外吟》《粤风採游》等50余种藏于家。诗以中年后为多,读之“字字伤心”。散文小品煌煌可观,文笔清雅洗练,情趣盎然。因此,刑部尚书魏象枢乞养故里时,才与官灵邱的宋起凤以文字订交,赞美他有史迁扬雄之才。
宋起凤曾在沧州程家林(今属孟村境)置田20余顷,孰料赶上荒年,被迫转手,靠“笔耕为糊口策”。至74岁时他“尚随入幕中”,穷困窘迫,“饥饿之馀”仍“好弄笔墨”。正因如此,才淬炼出他的真淳坚强与坚持,蜕变出圆融玲珑、清绝净透的文字,留下了被谢国桢、魏象枢等盛赞的经典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