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部门加强就业困难退役军人帮扶工作
退役军人事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农村部、税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全国工商联等8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就业困难退役军人帮扶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广大退役军人曾经为国防和军队建设作出贡献,是重要的人力人才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发挥着积极作用。做好就业困难退役军人帮扶工作,是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做好稳就业保就业的内在要求,是就业困难退役军人缓解生活困难、实现个人价值的现实需要,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国防和军队建设、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意见》强调,要深刻认识做好就业困难退役军人帮扶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为目标,立足就业困难退役军人的特点和需求,通过强化择业引导、加强岗位推荐、支持创业和灵活就业、落实帮扶措施、用好公益性岗位、做好技能培训等,提供多岗位供给、多渠道保障的帮扶,使就业困难退役军人及时就业。
《意见》要求,各地各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经费保障、健全工作机制,切实履行主体责任、统筹用好相关资金、不断加强对接协作,保障就业困难退役军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据新华社
我国将创建千个老年友好型社区
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老龄办近日印发《关于开展2023年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工作的通知》。今年将创建1000个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通知》要求,各地从改善老年人居住环境、方便老年人日常出行、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等六方面着手,创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国家将支持各地通过新建、改造、租赁等方式,提升社区养老服务能力。加强社区道路无障碍建设,对老年人住房的地面、如厕洗浴设备等进行改造,降低生活风险。支持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医养结合中心,为老年人提供多种形式的健康养老服务。鼓励社区自设老年教育学习点或老年大学,开展“智慧助老”行动。“十四五”期间,全国将建成5000个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到2035年底,全国城乡社区普遍达到老年友好型社区标准。
我国90%以上的老年人都在居家或依托社区养老。近年来,各地加快完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15分钟养老服务圈,不断满足老年人助餐送餐、医疗康复、生活照料等需求,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贴心、周到的养老服务。
“十四五”期间,国家将着力发展街道(乡镇)、城乡社区两级养老服务网络,依托社区发展以居家为基础的多样化养老服务。到2025年,家庭养老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助餐、助医、助浴等居家上门服务广泛开展,15分钟养老服务圈基本建成。据央视新闻
公安部深入推进公安服务“一窗通办”试点工作
记者从公安部获悉,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按照国务院2021年印发的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工作要求文件,公安部组织北京、上海、重庆、杭州、广州和深圳公安机关开展公安服务“一窗通办”试点工作,其他部分地方公安机关也立足本地实际,对“一窗通办”进行探索,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取得积极成效。
各试点地方公安机关成立工作专班,通过依托公安派出所设置综合窗口、进驻各级政府政务服务中心和进驻公安政务服务中心等方式,推动公安服务“一窗通办”改革落地落细,切实方便企业群众。其中,上海公安机关充分发挥公安派出所点多面广的优势,在户籍派出所增加其他警种高频事项,全市312家派出所建成公安综合窗口,实现户籍派出所覆盖率100%;北京在市政务服务中心和东城、朝阳等12个区政务服务中心设置公安综合窗口394个。
各地公安机关通过梳理明确通办事项、加强窗口规划建设、优化通办事项收办流程、将关联度高的多个事项整合为“一件事”等方式,不断健全“一窗通办”运行机制。
公安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公安机关将在前期部分地方试点工作基础上,全面推进“一窗通办”试点工作,积极探索符合实际、行之有效的“一窗通办”模式,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