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郭玉培)2月23日至24日,在河北省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随着一台分离机的运转分离,从刘轶群身上取出的396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一点点装满造血干细胞收集袋,将为配型成功的患者送去生的希望。由此,刘轶群成为我省第648例、沧州市第42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刘轶群今年48岁,是沧州聚隆化工有限公司的员工,也是一名共产党员。谈起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初衷,刘轶群向记者讲述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几年前,他父亲因患淋巴癌去世;两年前,他唯一的儿子刚上大学,又被查出患有骨瘤,这让刘轶群夫妇痛心疾首。“正是我自己身处这种困境,切身体会到了其中的痛苦,就更能感受血液病患者家属那种对生命的焦急与渴望。这两年来,为给孩子治病,我们夫妻俩长年往返于沧州和上海,奔波于家和医院之间,费尽了心力。当接到省红十字会的电话通知配型成功时,我毫不犹豫就答应了。想到能用自己的造血干细胞拯救一个人的生命,自己做这件事更是义无反顾。”刘轶群坚定地说。
2月18日,在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安排下,刘轶群顺利入住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从那日起,他每天注射动员剂,以促进造血干细胞大量生长释放到外周血中。刘轶群表示:“没有什么能比挽救一个生命更重要的,我坚信只要活着,就有希望。也愿患者能早日康复、平安顺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