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献县高官镇尚庄中心小学的学生家长到学校门口接送孩子时,看到新修的小公路格外高兴。原来,由刘尚庄村村委会牵头,刘召亮、杨凤营、刘宪洪、刘召松、刘建忠等5户村民,拆房、扒墙、移树,让出了路基,对道路进行了拓宽改造,原本3米宽的路拓宽到了6米。
此前,尚庄中心小学的学生家长提起校门前的这条路,都很头疼。这条200多米长的砖路已经修了好多年,不仅路面窄,而且坑洼不平。尚庄中心小学招收的是附近8个村庄的孩子,学生多,接送的家长也多。每天一到学生上学和放学的时候,学校门口就堵成了“一锅粥”。200多米的路,往往要走10多分钟,车辆行人混在一起,存在安全隐患。
刘尚庄村党支部书记刘炳存从去年就开始着手拓宽改造道路。他多次与路周边几户村民做工作,最终,几户村民让出了路基。特别是村民杨凤营,拆除了自家四间正房靠路的一间。他说:“村里修路是为了大家好,我支持。”另一位村民刘召亮,拆除了自家三间房外边的院墙,刘宪洪拆掉了自家一间板房,刘召松、刘建忠等村民,则把自家栽在路边的树都移走了……
村民听说了刘召亮、杨凤营等几位村民的事后,自发集资4万多元,补偿了他们。一位村民说:“修路是大家盼望已久的事,但没有他们的让步和牺牲,这路修不了,不能让他们白白付出。”
在村民的配合下,新修的水泥路完工了,一直连接到主路上,接送孩子的家长,再也不用为拥堵犯难了。
古有邻里互让的“六尺巷”,今有为路让屋的好村民。村庄的建设,离不开村民的大力支持。有了这样的好村民,才能把家乡建设得更宜居、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