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日升在东方,其大道满霞光。我何其幸,生于你怀,承一脉血流淌……”伴随着《万疆》的优美旋律,台上二人手持红扇,翩翩起舞,深深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前不久,渤海新区黄骅市2023年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暨新时代文明实践“赶大集”志愿服务活动拉开了序幕。来自当地科协及农业农村局、文广旅局、卫健局、司法局等单位及红色朝阳志愿者协会、白天鹅美发学校的志愿者们,为广大群众送上了科学普及、健康义诊、法律咨询、义务理发等服务。面对前来咨询的村民,志愿者们细致讲解,配合宣传资料,全面普及农、法、文、卫等常识,并积极引导大家将这些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中。此外,京东大鼓《一床棉被》、乐器独奏《想你的时候问月亮》等精彩文艺节目,也赢得了村民的阵阵掌声。
自2020年10月以来,渤海新区黄骅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整合盘活各类文明实践资源,通过农民喜闻乐见的赶大集形式,常态化开展送服务、送温暖、送文明、送实惠活动,使村民享受到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一站式”服务,让文明新风尚融入百姓生活。
理论宣讲 入脑又入心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听到这句话,心里甭提多热乎了!”65岁的张玉华说起听宣讲的感受,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在学院西路社区,宣讲员刘畅与社区老党员、居民代表等围坐在一起,以“深刻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 全面细致抓好贯彻落实”为主题,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党的二十大报告的深刻意义,并与居民们积极互动,使宣讲更加贴近群众,切实增强宣讲实效。
自“赶大集”活动开展以来,渤海新区黄骅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先后组建了道德模范、乡村能人、老党员等多支基层宣讲队伍,以“大喇叭”“小马扎”“移动音箱”等为载体,走进社区和乡村,深入到田间地头,开展形式多样的理论宣讲,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入脑入心。
走访慰问 暖到心窝里
“真的太感谢了,感谢政府、感谢党……”村民胡福峰拉着志愿者的手激动地说。今年春节前夕,“赶大集”活动走进了滕庄子镇西胡庄村,志愿者们走访慰问了村里的困难群众,为他们送去了米、面、油、牛奶等生活用品,详细了解了他们的家庭情况和生活状况,同时叮嘱他们要保重身体,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通过开展走访慰问活动,不仅使困难群众感受到党的温暖,让党组织和群众之间关系更加密切,而且进一步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向心力,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落到了实处。
志愿服务 送到家门口
“能帮我剪一下头发吗?不要太短。”路过的李大妈来到爱心理发区域询问,得到志愿者肯定的答复后,她高兴地坐到板凳上。经过志愿者的巧手修剪,不一会儿,李大妈对着镜子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在“赶大集”活动中,不仅有理论宣讲、文艺演出、义诊体检、农技服务、法律援助、扶贫帮困6个固定项目,而且有义务理发、心理咨询、助学支教、环境保护等多个随机服务项目。随机服务项目会根据以往活动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和补充,以满足群众多样化的需求。
文化惠民 欢乐润心田
在羊二庄镇大赵村文化广场,诗朗诵、歌舞等精彩节目轮番上演。身着彩衣的舞者,伴随着动感的节奏,跳出欢快的舞步,表达着愉悦的心情。
“早就听说今天有文艺表演,一大早我们夫妻俩就带着孩子来了。家门口就能看演出,真是太好了!”村民孙立国开心地说。
每次“赶大集”之前,文艺志愿者们都会精心准备。河北梆子、舞蹈、歌曲、京东大鼓……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极大地充实了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两年来,新时代文明实践“赶大集”活动先后开展了“强国复兴有我”“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四史’宣传教育”“文明实践树新风”等主题活动57场,7000多名志愿者参与其中,受益群众达10万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