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2月28日
第06版:06

有书相随人不老

张泽峰

人生无常,世事难料,唯一能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事,便是读书。

对于生命中不可改变无法选择的,比如生死、出身、相貌,我始终把它看作是上天送给每个人的礼物,从不痴心妄想去改变。除此之外,剩下的便努力掌握在自己手中,比如知识。这一部分,我愿意倾尽全力而为,努力拼搏、奋发进取。不能把命运完全握在手中,但至少可以让手中永远握着一卷书。回首过去,在最痛心疾首的时候、最无能为力的时候,安宁顺遂也好,浮躁烦忧也好,不管年龄几何,书始终在桌上、在床边,在我的手中难以放下。

我不过是一介草民,无可倚仗无可怨尤,只有靠读书消遣,靠读书韬光养德,靠读书滋养生命,靠读书安抚灵魂。

在农村朴素简陋的学校里,书陪伴着我瘦削的身影,在一灯如豆里,徜徉在书的精彩故事中,对外面的世界无限渴望。

后来,我来到技工学校读书。简洁明亮的图书馆里,成排成列的书缄口不言,却被我视若珍宝。目视今生我不过是个书虫,任窗外风花雪月,精神世界明净不染。

在忧郁的青春期,生命的迷茫和脆弱都在书的世界里被淡化了,书给了我一个支点、一根竹竿,让羞怯的世界打开了一扇明亮的窗。

从最初的教科书,到文学书,到专业书,再到现在的各种书。书,始终滋养着我,让贫瘠的生命变得水草丰美。

现在我退休赋闲在家,有了更多的自由时间读书。说实话,我既不是学识渊博的大家,也不是什么临近大考的“举子”,现在读书,对我来说只是一件很随意的事情。没有了以前的既定目标,也没有了外界的压力,现在我就像一个云游四方的僧人,随便哪一座荒岭孤庙都可能留下我的行迹。

有时,我会借一身古装,趁曹老先生不留神,混进他的大观园,偷两片沾着宝黛眼泪的落英出来;有时,我会冒着萧瑟的秋风,蜷缩在“咸亨”酒店里,耐心地听孔兄讲解“茴”字的写法;更多时候,则是拿上几份报刊杂志,让阳光、树林、鲜花、河流以及人们感到鲜亮的情感笼罩我。这时深深地吸上一口气,澄明的气流飘荡在我的心里,我会轻松得像一个快乐的孩子,在自己的后花园里嬉戏,任凭草色与花香在四周荡漾,传递生命不息的律动……

清代学者钟菱曾说:“忧愁非书不释,愤怒非书不解,精神非书不振。”书中凝聚着无数高尚的智慧和情感,开卷神游,你的思想将得到激动;掩卷遐想,你的心灵将得到净化。所以,读书能使人心灵开朗愉快、情趣高雅、超凡脱俗,能让人摆脱忧愁烦恼等消极心理的困扰,畅游于生活的乐趣之中。

读书须心平气和、精神集中,而这正是调节身心的关键所在。我国历代养生学家认为:“聚精会神是养生之大法”,中医理论也认为:“聚精在于养气,养气在于全神。”聚精会神读书能达到精、气、神的聚集,而精、气、神又是维系人生命的重要元素。有道是,能养气者可长寿,读书可以说是达到这一境地的最佳方法。

南宋诗人陆游曾有诗云:“读书有味身忘老”。书给了我嬉笑文章的洒脱,也给了我安于清贫的定力,让我省略了许多贪心和烦心,忘记了年龄,还省略了人生路途中的许多繁文缛节。

我知道书中没有黄金屋,也没有千钟粟,更做不到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可我的性格内向恰恰暗含了书的有美不言,我的心性沉静与喧闹的声音格格不入。读书是我愿意选择无悔选择的嗜好,我找不到更切合彼此心意的方式安然泅度余生。

书在手中难放下,是一种知足和幸福;有书相随人不老,是一种安宁和快乐。

2023-02-28 张泽峰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83703.html 1 有书相随人不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