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03日
第03版:03

盐山小学生舞龙队舞出中国风

本报记者 胡学敏 本报通讯员 王武超 张金平

锣鼓乐响起,带头人手持龙珠灵活晃动,龙首上移下摆,紧相跟随,龙身左右起伏,犹如翻江倒海,龙尾矫健跃进,苍劲有力……近日,盐山县泰安路小学舞龙队参加了2023年盐山县文艺展演,受到了群众一致好评。这支舞龙队的队员,全部来自泰安路小学舞龙兴趣社团。

2016年9月,盐山县泰安路小学建校之初,学校就提出了“传承民间艺术,打造特色课程”的社团新模式,以社团的形式培养学生兴趣爱好,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当时,体育老师王伟敏是舞龙爱好者,一直坚持传承舞龙艺术,她提议开设舞龙兴趣社团,自己来教,这一想法得到学校的支持。

舞龙兴趣社团成立以后,学校专门买来5条舞龙,每条龙由10个队员舞动,还有5名队员作为替补队员,共需要55名同学参加。没想到,学生们都特别感兴趣。每年,四到六年级的学生都会积极报名,利用每周二和周四课后服务的两个课时训练。王伟敏手把手教孩子们每一个舞龙动作。

“舞龙不仅打造了课后幸福时光,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对学生的身心培养与性格塑造也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和顽强拼搏的精神。”王伟敏介绍,刚学的时候,孩子们都会遇到一些困难,但最终都克服了。

比如,现在这支队伍,初学“八字舞龙”时,孩子们配合得很不默契,龙身总是打地,六年级5班胡佳跃作为龙头总是找不到感觉,整条龙看起来没有精神。经过磨炼,孩子们像是解锁了新技能,整条龙活灵活现。胡佳跃激动地说:“老师,我学会了,越练越兴奋!”还有一次练习“龙出宫”的时候,孩子们由于方向记不住,总是缠在一起,大家既着急又觉得好笑。从不会到会,从失败到成功,孩子们没有一个因为训练难要退出的,替补队员有时候会因为没能上场回家抹眼泪,但一直都坚持训练。

“舞龙让我对民族文化有了更直观和深入地了解,每次音乐一响,巨龙腾飞的气势让我感到无比震撼。那种气势吸引着我喜欢上了这项运动。”五年级3班朱华坤说,参加舞龙社团,既锻炼了身体,也培养了自己的意志力。

“老师说舞龙是一项体力和智慧同时投入的表演,锤炼人‘耳听六路,眼观八方’的能力。在练习中,要把精气神从每个动作中展示出来,才能感受到舞龙的魅力,我会一直坚持下去的!”胡佳跃说。

“这就是传统体育舞龙的魅力。”王伟敏说,一批学生毕业后,会有新的学生递补上来,他们经过半年多的勤学与苦练,就可以登台舞龙了。每次看到巨龙舞起,她都感到无比自豪。

自2017年以来,每年的二月二、端午节学校都会组织舞龙活动,让学生们接受传统文化的洗礼。因为舞龙这一传统文化传承得好,泰安路小学在2021年11月,被评为“第三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

2023-03-03 本报记者 胡学敏 本报通讯员 王武超 张金平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84032.html 1 盐山小学生舞龙队舞出中国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