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03日
第03版:03

弘扬雷锋精神 凝聚奋进力量

(上接第一版)日前,渤海新区黄骅市骅西街道建设南大街社区居民张俊华说。张俊华是一名独居老人,腿脚不方便,社区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经常上门帮扶,并定期帮助老人通过志愿服务点单微信群发布“需要上门做家务”“需要帮忙采购物品”之类的“微心愿”,让更多志愿者参与到帮扶行动中来。

渤海新区黄骅市骅西街道自2022年开通志愿服务点单微信群,为社区、居民、志愿者构建起互通平台,形成居民“点单”、社区“派单”、志愿者“接单”的工作模式,并通过“圆梦微心愿”特色志愿服务项目实现帮扶精准化、对接专业化、服务实时化,确保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

这是我市开展志愿服务精准化的一个缩影。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在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过程中,我市坚持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以群众满意为目标,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持续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志愿服务精准化程度和专业化水平。

——开展“迎冬奥 讲文明 树新风”志愿服务活动,着重开展普及冬奥知识、冰雪文化,倡导文明风尚等七方面志愿服务,全面提升居民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

——开展志愿服务关爱行动,对老年人、青少年、残疾人等进行康复医疗、就业指导、居家照料等服务;组织科技志愿者开展科普服务、技术指导等活动;组织文化文艺志愿者开展“文化进万家”“送欢乐下基层”等活动;组织医疗卫生志愿者开展健康服务活动;组织体育志愿者开展“健身大拜年、体育进万家”等全民健身活动;组织社区志愿者开展纠纷调处、帮教帮扶等活动。

——开展应对恶劣天气志愿服务及“全民洁城助力创城”“精准服务志愿同行”等主题志愿服务活动,4.7万余名志愿者积极参与。

——开展文明交通志愿服务行动,已有200余个文明单位的9000余名志愿者参与活动。

——开展“爱心课堂”志愿服务,招募课后志愿服务者697名,有效充实中小学校“双减”课后服务的师资力量。

……

一场场惠民活动、一颗颗火热爱心、一次次帮扶行动……全市广大志愿者用行动践行,用初心担责,进社区、入乡镇、到户下,足迹遍及街头巷尾、角角落落,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在参与中践行新风尚、传播正能量,将志愿服务开展到每家每户。

品牌化打造,让志愿服务遍地开花

一碗粥香暖狮城。

凌晨5点的沧州,大街上静悄悄的。在运河区黄河路富强市场附近,一间挂着“志愿沧州爱心服务站”牌子的小店开门了。

近百位穿着橙红色工装的环卫工,驾着他们的清洁车,从四面八方赶过来,这里每天为环卫工和困难残障群体免费供应爱心早餐——热粥4种、凉菜2样。环卫工人们掸掉尘土,洗净双手,接过志愿者递上的热腾腾的早餐。

聚水成涓,聚沙成塔。小小爱心汇聚成城市的正能量。据了解,爱心服务站目前设立了两个点,运行一年多来,服务环卫工人及困难残障人士超4万余人次,参与志愿者超6000人次。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近年来,随着全市各地积极开展多种志愿服务活动,持续创新志愿服务形式,打造志愿服务品牌,文明实践不断深入人心,涌现出一批事迹突出、群众公认、影响广泛的先进典型。

在运河区司法局工作的赵永亮,2010年成为市红十字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大队的志愿者。截至目前,已无偿献血146次,总献血量达到5万多毫升。他多次被评为沧州市优秀红十字志愿者、沧州市红十字无偿献血服务大队优秀志愿者、河北省红十字无偿献血志愿服务最美志愿者,还3次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

沧州花好月圆志愿服务队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以学习新时代雷锋精神为牵引,开展了“爱心课堂”“手牵手零距离”等100多个志愿服务项目,在助残助教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团队累计服务已长达4万多小时。“手牵手零距离”项目荣获河北省首届助残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及第六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铜奖。

雷锋精神,一座永不褪色的丰碑。放眼沧州,像赵永亮、花好月圆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和志愿组织还有很多。“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谢清洁青年爱心服务队、大运河爱心志愿协会、沧州红心志愿服务协会、“蓝精灵”大型赛会青年志愿者群体、五老帮教、青县“孝老食堂”等一大批志愿服务品牌和项目已成为沧州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的靓丽名片。

雷锋精神代代传。学雷锋志愿服务,没有休止符,只有进行时。在雷锋精神的感召下,全市190余万志愿者、6800余个志愿服务组织,将以2.6万余个志愿服务项目为载体,以实际行动诠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全力续写更为感人的新时代雷锋故事,把崇高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追求转化为具体行动,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沧州美好篇章提供强大支撑。

2023-03-03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84034.html 1 弘扬雷锋精神 凝聚奋进力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