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 程 王诗语
近日,运河区表彰最美志愿者,赵永亮来去匆匆,成了全场焦点。这天,他是“挤”出时间来领奖的,这么做并非他不重视,而是作为志愿者的他实在太忙了。
领奖这天,赵永亮身披红绶带,双手接过荣誉证书,早晨穿的志愿者红马甲还没来得及放回家里,他是刚刚从志愿活动上赶过来的。清晨5时,他就早早来到“爱心粥屋”,为环卫工人熬上第一锅粥。
“早晨,58位环卫工喝上了热乎粥。”刚赶到表彰现场的赵永亮喘着粗气,嘴角露出满意的笑容。“昨天接到领奖的消息后,有人让我放弃这次义务活动,可我舍不得,又算了算时间。从‘爱心粥屋’赶过去,应该能赶上。”赵永亮说,他常去的志愿沧州爱心服务站,主要为环卫工人提供爱心早餐。“爱心粥屋”自成立以来,志愿者们都是自愿报名参与服务的,而赵永亮是最早一批志愿者中的一员。
“每次去‘爱心粥屋’的路上,我都会看到环卫工人忙碌的身影。他们迎接黎明,无论春夏秋冬、雨雪风霜,都坚守工作岗位。能为他们熬上一锅粥,通过自己的力量去温暖这群人,我感到很幸福。”他认为,一份早餐,传递一份爱,温暖一座城,彰显了对劳动者的尊重,也成为“好人之城”的一张“爱心名片”。而自己身穿红马甲,是对环卫工人的尊重,也是对这座城市的热爱。
一直忙到8时结束。赵永亮“挤”出时间,以沧州蓝天救援队员的身份赶去参加表彰会,领回了最美志愿者荣誉证书。除了是沧州博爱人生志愿服务协会的志愿者外,2014年他还加入沧州蓝天救援队。在沧州蓝天救援队,他把更多精力放在了参与大型活动保障、防减灾安全宣传教育培训上。
“这次准备去献两个单位的血小板,本来是上个月约好的,因为生病耽搁了,康复后才联系好了这次献血。”赵永亮领奖过后,电话响了起来,是约他献血的。他没有休息,又“赶场”来到献血屋,完成了人生中第152次献血。
十余年来,赵永亮家中的献血本已经有厚厚一摞高,总献血量达到10个成人的血量。他却说:“自己做的还远远不够。”
“一个人的献血量是有限的,只有影响带动更多人加入无偿献血的行列,才能帮助、挽救更多生命。”在他的带动下,身边已有一群献血志愿者,用实际行动践行公益事业、诠释爱心。
赵永亮做志愿服务至今已有15个年头,他助学、助残、当“红娘”、做义务心理咨询、加入蓝天救援队、无偿献血……公益几乎占满了他所有业余时间。“哪怕再忙,这些想做的事儿,也总会想办法挤时间来做。”他说,“公益已经融入我的血脉,成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也让我的生活变得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