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晓卉
“修剪冬青的这个事儿我认领了,周六我带着工人和工具去干。”“我觉得要想杜绝烟头落地,关键是给这些烟头找个‘家’,我联系单位给咱们小区安装烟蒂收集器。”“我是一名护士,就负责王大姨的日常健康监测吧。”……日前,在运河区隆华社区召开的“逢四说事会”上,辖区报到党员志愿者积极认领任务,不一会儿,任务清单就被认领一空。接下来,党员志愿者将在既定的时间里完成认领的任务,社区将根据群众的评价给予相应的奖励积分。
隆华社区搭建的“居民有事说出来、解决方案好商量”新平台——“逢四说事会”,仅是运河区委组织部、区委区直工委开展的“党员回家 服务到家”主题活动内容之一。据了解,这个主题工程覆盖全区的社区党组织和机关单位在职党员,旨在破解当前在职党员报到服务工作中存在的报而不到、到而无用、有形无效等难题。工程包括六项行动,分别是开辟“议事厅”,开展协商共治行动;成立“工作室”,开展专业帮扶行动;圆梦“微心愿”,开展弱势关爱行动;设立“服务岗”,开展承诺践诺行动;深化“积分制”,开展联盟助力行动;培育“先锋队”,开展标兵领路行动。
其中,在协商共治行动中,要求每月固定一天,由社区党组织牵头,主要围绕社区治理中遇到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等展开议事,说问题、剖原因、定举措。围绕开展专业帮扶行动,社区党组织主动对接、系统整合在工作性质、专业特长等方面具备优势的报到党员,围绕法律咨询、心理辅导、儿童教育、医疗保健等主题,组建专业服务队,成立专门工作室。针对服务辖区弱势群众,结合“微心愿”活动,组织报到党员积极认领,并鼓励他们与弱势群体结成“一对一”帮扶对子。承诺践诺行动,则由社区党组织围绕党建指导、政策宣传、纠纷调解、环境保护、平安建设、慰问帮扶等社区主要工作设定服务岗位,报到党员认领后要公开作出承诺,认真履职践诺,接受群众监督。社区党组织通过“运河‘码’上到”微信小程序的积分系统,做到服务有积分、兑换有依据,形成“报到—服务—积极—兑换”的激励体系。此外,区、街道、社区三级定期开展“最美党员志愿者”评选表彰活动,培树一批表现突出的在职党员先进标兵,营造比学赶超的舆论氛围。
六个行动各不相同,但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不仅让“党员回家”,更要让“服务到家”,助力基层治理提质增效。据悉,为确保工作实效,区委组织部、区委区直工委将联合举办观摩评比活动,以观摩促提升,用评比提效能,评比结果计入各街道党工委年度基层党建考核总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