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祁 洁 本报通讯员 赵超然 丁玉峰 摄影 陈 雷
今年,市场环境秩序提升指挥部负责的创城点位,由去年中心城区19家农贸市场,扩展为中心城区所有的农贸市场、商超宾馆、小餐饮及其他专业性市场,点位多、任务重。
针对热点、难点问题,市场环境秩序提升指挥部建立“检查—督办—整改—反馈”工作机制,成立联合督导组,对中心城区重点点位开展联合督导检查,有效解决环境秩序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全面提升市场环境秩序。
明责强落实 杜绝推诿扯皮
“今年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决战决胜的关键时期,各成员单位都要瞪起眼睛、撸起袖子,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有力的举措、最强烈的担当,确保各项任务高标准完成。”市场环境秩序提升指挥部多次召开推进会,对创城工作反复拧劲加压。
今年,市场环境秩序提升指挥部的创城点位,由去年中心城区19家农贸市场,扩展为中心城区所有的农贸市场、商超宾馆、小餐饮及其他专业性市场,场所多、任务重。为推动各项任务落细落实,市场环境秩序提升指挥部印发《2023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创建目标、重点任务、创建标准,特别是对市场环境秩序提升工作中的难点短板,如点位周边车辆乱停乱放、消防设备设施不完备、垃圾清运不及时等具体问题,提出明确要求。各成员单位细化分解工作任务,聚焦创建重点,对测评点位逐一对照检查,逐一销号解决。
市商务局作为牵头部门,明确任务、标准和时间节点,与市场监管、城管、行政审批局等成员单位和“四区一县”密切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
各成员单位一把手牵头、分管领导负责,明确责任科室和人员,杜绝责任不清、推诿扯皮现象。
严格落实各县(区)、乡办属地管理职责和主体责任,将市场环境秩序提升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优化营商环境的大局中谋划落实。
压实主体责任,畅通管理机制,找准问题症结,新一轮市场环境秩序提升攻坚战拉开序幕。
督导促提升 让问题“无处藏身”
学雷锋志愿服务站有无空岗情况、经营摊点是否出店经营……每周,市场环境秩序提升指挥部都对实际点位进行现场督导,一旦发现问题,立即督促市场主体落实整改。
市场环境是否干净、整洁、有序,既关乎城市文明形象,又牵动着民心民情。
为有效解决市场环境秩序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自2月20日以来,市场环境秩序提升指挥部建立“检查—督办—整改—反馈”工作机制,成立联合督导组,对照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标准,每周对中心城区市场、宾馆、饭店等点位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联合督导检查。
各督导组针对督导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建议,明确整改时限,指导督促完成整改,并做好检查记录。指挥部办公室收集汇总各督导组发现的问题,向“四区一县”和相关成员单位发放督办函或提示函。“四区一县”接到督办函后快速整改,两日内以正式文件形式,向指挥部办公室报送整改情况。指挥部相关成员单位督导“四区一县”按要求抓好整改落实,让问题“无处藏身”。
全面发动 啃下“硬骨头”
摊位上蔬菜水果分门别类、摆放有序,水果区、熟食区、蔬菜区等分区井井有条…… 3月20日上午,记者走进市区四合菜市场,整洁有序的环境令人眼前一亮。
市场负责人王超介绍说:“以前,市场里车辆随意停,菜叶子到处扔,四处乱糟糟的。如今,我们加大保洁力度,通过各种形式进行文明宣传,顾客和商户的文明意识都提高了,市场环境越来越好。”
发生改变的不只是四合菜市场。走进我市多家农贸市场、商超、宾馆等公共场所,一场以环境整治提升为主题的攻坚战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商业带给城市繁荣,文明赋予城市魅力。市场环境秩序提升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自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市场环境秩序提升指挥部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距离高标准还存在差距,特别是个别马路市场、医院周边存在占道经营现象,小餐饮店、小餐饮摊卫生环境不佳,个别商场、商铺门前车辆乱停乱放,个别农贸集贸市场卫生较差等问题,依然是整治难点。
市场环境秩序提升测评标准多达40余项,每一项都考验着“真功夫”。为营造全面发动、全民创建的良好氛围,啃下“硬骨头”,市场环境秩序提升指挥部加大创建工作宣传力度,通过会议部署、入户走访等方式,向市场经营者、商户宣传创城的目标、意义、责任和要求,组织机关干部、党员志愿者等在农贸市场等处开展环境整治、规范电动车停放等系列志愿服务活动,提高经营者和广大市民的创建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