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29日
第06版:06

“00后”于雅萍返乡创业:

种下满腔热爱 盛开中药花海

■ 本报记者 张梦鹤 本报通讯员 司晓奇

于雅萍采收草红花

烘干后的草红花成品

如果你出生在2000年,去年大学毕业,正是花一般的年纪,可以考研,继续深造;也可以加入实验室,钻研制药;或者做医药销售,在业务的海洋中锤炼自己。在这些选择面前,你还会回乡务农吗?

当这个问题摆在东光县秦村镇于渤海村的“00后”于雅萍面前时,她的答案是肯定的。不只是与奔向城市的同龄人背向而行,于雅萍还在扎根农业的过程中,努力成为一名新农人,用新思想、新模式、新技术,在黄土地上让中草药绽放出美丽的致富花——

“00后”回乡种草药

眼下,正是春播的黄金时期,每天,于雅萍都忙得歇不住脚。晨起,她和爱人便驱车到了东光县秦村镇大秦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园。这两天,中草药草红花的播种作业正紧锣密鼓地进行中。虽然也雇了几个工人,但这两个年轻人,总习惯亲自上阵,在劳作中感受春华秋实。

这一天,春风的脾气挺大,恣意地打着旋儿,在疏松的田里掀起阵阵尘土。对于这样的工作环境,于雅萍早已习以为常了。她和爱人顶着风,在垄边仔细地巡查,不时蹲下,将松开的地膜铺好。

“看,前几天播下的种子,已经有出芽的了。”透过薄薄的地膜,一个个小嫩芽正拱开土努力冒头。于雅萍满心欢喜,就好像这小芽不只长在地里,更长在了她的心上,已然开出红艳艳的“心花”。

这是于雅萍正式回乡种中草药的第二个年头了。2000年出生的她,如今也只23岁。两年的时间,说长不长,但足以体会农业的艰辛。不少人不理解:“年纪轻轻的,咋就跟土地摽上了?”

确实,作为中药学专业的毕业生,身边的同学,不是在大城市拓展业务,就是在实验室里搞科研,于雅萍选择回乡,是另类。

不过,她自己不这么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热爱,我本身是学中药的,而且对种植也感兴趣,回乡种地是水到渠成的事儿。”原来,由于兴趣使然,早在大二时,她便试水中草药种植。那时,她的目标是原生在云南地区的金线莲。尝试着在地里搭个小棚,努力为这个“异乡客”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可由于水土不服及种植经验有限,一番折腾后,这次探索以失败告终。

热情并没有就此被浇灭,这次失败,反而让她认清了方向——寻找好管理、需求广、效益好的“懒汉式”中药品种。

草红花,便是在这个标准下被挖掘出来的。这种自带活血、化瘀特性的中药材,常被人们当作藏红花的平替,随着近年来心脑血管类疾病的多发,需求愈发广泛,市场价基本稳定在每公斤140多元。更让她看中的是,它既可以扎根在云南这样温暖潮湿的地方,也能在干旱少雨的新疆大面积生存,耐干旱、抗盐碱,正适合灌溉条件有限的盐碱地。

于雅萍如获至宝,第二年又在自家的一亩地试种起来。6月中旬,一朵朵红花绽放,交出了亩产20多公斤的好成绩。

不过,就算有了这样的尝试,也没人相信,“老于家的闺女读了十几年书,最后回来种地了?”

“我要种的地,和你们正种的地,不是一种。”于雅萍想得清楚。于渤海村和周边村子,地块儿不少,可由于没有进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每家每户单独种粮,投入精力不少,收益却有限。

“调整种植结构,发展高效益的中草药,懒汉式管理好上手,就算一家两口人,也能管上十几亩地,只3个月,每亩地纯收入就能近2000元。而且国家的惠农政策一波接一波,以后的农业天地更广阔,大有可为。”于雅萍坚定选择。

大学生种地有门道

作出返乡的决定容易,可真要把地种好,需要面对的问题比想象中要多很多。

发展规模化种植,就和一二亩地的探索种植不一样了。于雅萍在于渤海村流转了60多亩土地,由于地块儿相对分散,地力也不尽相同。种植前,她有意进行了测土,做到对种植土壤心中有数。

“数据显示,这些地块儿的pH值平均不到8.0,属弱盐碱土壤,种植草红花倒是没问题。在草红花采摘后,我们继续对种植地块进行了测土,对比显示,pH值降了一些,这说明,也许草红花可以改良盐碱地。”这个意外发现,让她很是惊喜。

到了种植环节,要注意的细节更是不少。虽说对草红花进行懒汉式管理就行,可如何把握好时间节点,和老天爷抢时间,也需着意关注。

为了6月中旬收获后,还能倒茬播种夏玉米,去年,她尝试覆膜种植。平整、疏松土地后,一粒粒白鼓鼓的种子欢快地跳进大地的怀抱,被盖上薄膜“被子”。这样一来,既能保温又能保墒。但钻芽后,如果不及时破膜,芽苗便有被灼伤的风险。这道工序,没有机械可用,只能靠人工一趟趟把膜划破。

到了6月初,草红花进入盛花期,甜甜的花蜜香味儿会引来腻虫,因此,于雅萍要着实忙碌一阵儿。花田里,她背着筒式打药器,不辞辛苦地一趟趟穿梭,细致地将腻虫消灭,照顾好每一株花儿。

采收期,是这一季最忙碌的时刻。6月,已是烈日当头。趁着晴天抢收,在地里一呆就是一天,十几天的收获期下来,人被晒得黑了一层。虽然非常辛苦,但看着一朵朵花儿褪黄转红,红艳艳得夺目,她心中说不出的甜蜜。

渐渐地,人们发现,这个大学生种地,不光能吃苦,还有门道儿。

由于先期没接触过草红花种植,于雅萍特意买来两本中药材种植书籍,按照书上的内容学习规范种植技术,再应用到实践中。这样的学习力,让种田的“老把式”们刮目相看。

探索更适宜的种植模式,于雅萍还将理论经验在种田实践中进行优化。原先,按照书中的播种数据和株行距设置,种植密度过大,大风天气时,植株会有倒伏风险。今年播种时,于雅萍特意调整了株行距,不仅可以减少倒伏,还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创新草红花和玉米轮作,通过倒茬,不仅第二年还能在同一地块播种草红花,产量和品质不受影响,还能再额外多卖一季玉米,每亩地增加千余元收入。

随时关注草红花的长势,及时根据气候情况进行预判,什么时候该防控病虫害,是否人工干预提前或错后花期……通过学习,于雅萍慢慢成长为一名新农人。

产业化发展是奔头

60亩草红花,收益20多万元,去年首次规模化种植成功,极大地鼓舞了于雅萍的创业热情。

不只于雅萍自己在这番实践中受益,不少村民也被带动了起来。赶上采摘期,得有百余人到她这儿打工增收。一位师姐听说了于雅萍的创业故事后,向她取经,今年也加入农业队伍,在沧县发展了10余亩草红花种植基地。于渤海村周边的种植大户,也尝试着转型种植草红花,走上特色致富路。

这位“00后”返乡创业青年,也引起了秦村镇党委、政府的关注。

瞄准中草药的特色潜力,积极支持其产业化发展,听说于雅萍在扩大规模时遇到了难题,秦村镇党委、政府主动帮忙协调对接,让草红花走出于渤海村,在秦一村的大秦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园中也安下了家。在秦村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今年,于雅萍的草红花种植面积达到了140多亩。

“镇党委、政府主动抛出橄榄枝,这是我没想到的,让我特别受鼓舞。加入到园区,我就像是找到了组织,相信依托园区这个平台,草红花的产业化发展将由梦想变为现实。”于雅萍坦言,产业化发展,也是她今后的新目标。

这个想法,并不是凭空而来。这两年,中医药事业备受关注,我国接连出台政策,引导和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其中,便有政策鼓励草红花制粒,今后,需求量将会大大增长,这是发展的新机会。草红花自带养生属性,于雅萍还计划申请资质,创出自己的中药饮片品牌,提高一朵朵红花的经济价值。

草红花的花籽也是用途广泛。花籽中的饱满颗粒,可以再制成原种,更适宜河北地区种植;可以用来榨红花籽油,其亚油酸含量高,备受市场欢迎;质量稍次的,可以破碎后,用作畜禽养殖饲料。

“除了与药业公司合作,我们正尝试着打开线上电商市场,以后,要慢慢发展出育种、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中药材产业链条,为咱秦村镇的乡村振兴出一份力。”为着一腔热爱返乡,在农业中找到了自己的归宿,于雅萍用实际行动证明,只要踏实肯干,年轻人在乡村振兴中,同样能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2023-03-29 ■ 本报记者 张梦鹤 本报通讯员 司晓奇 “00后”于雅萍返乡创业: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86485.html 1 种下满腔热爱 盛开中药花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