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骅港煤炭港区有这样一个团队:他们每天往复航道与抛泥点之间作业,在轮船上一待就是一个月,节假日也不能与家人团聚……正是他们的默默坚守,才有了能源保供通道的更加畅通。他们就是被喻为“清道夫”的海上疏浚队。
登上神华浚2轮甲板,经过狭小、陡峭的楼梯,来到神华浚2轮的驾驶室,船员正在室内有序工作。在耙管控制区,“准备,现在放耙……”随着一声指令,操耙手石育华操控船身两侧的耙头伸向航道底部。
石育华介绍,疏浚的核心步骤是将耙管下放,待耙头着地后,操耙手随时调节耙头深度,然后把航道底部的泥沙吸入泥管,进入到泥舱里面,完成疏浚的装舱作业。
从事疏浚工作18年的船长李建友说:“为保障进出港煤炭船舶的安全航行和作业,我们一边安全避让运煤船舶,一边进行疏浚施工,一丝一毫马虎不得。”为了全力保障能源供应运输通道畅通,公司从人员、设备、物资等方面做了大量准备工作,每艘挖泥船上始终保持25名员工在岗,24小时施工作业不停歇。
疏浚船起耙后,经一小时到达距港池42千米的抛泥点位,随着抛泥指令的下达,泥舱里的泥沙在30秒内倾泄完毕。待完成抛泥,神华浚2轮再一次返回航道执行下一个疏浚任务。石育华介绍,神华浚2轮每天能疏浚约4万立方米泥沙。
神华浚2轮所在的黄骅港煤炭港区为国内最大的煤炭下水港,是国家能源保供大通道上的重要一环。为保障能源供应平稳运行,神华上航疏浚有限责任公司的6艘挖泥船分布在黄骅港煤炭港区航道的不同区域,时刻确保航道畅通。
能够为国家能源顺利运输保驾护航,对于每一名疏浚人都有着特殊意义。在往复航道与抛泥点之间的日日夜夜里,疏浚人用自己特有的坚韧诠释着海上“清道夫”的担当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