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国爱好不多,长年坚持下来的,登山是其中一个。他喜欢那种翻越重重险阻后的收获与畅快。
工作中的杜国也是如此。入职沧炼20年,对他来说,每一次技改都如同翻越一座从未攀登过的高山。从基层技术员到企业管理者,跨越阻碍,克服困难,一个个不眠之夜,是他抵达山巅的每一步。
已是深夜,中国石化沧州炼化公司生产技术部的灯依然亮着。
45岁的部门经理杜国,头深埋在办公桌上那摞高高的技改资料中,许久都没有抬起来。直到一两个小时之后,他才揉了揉僵住的脖颈,起身去到位于办公楼顶层的生产调度指挥中心。
站在那里向外望去,可以看到厂区的灯火通明,这是杜国最喜欢的放松方式。
遇见高山
一晃,杜国在沧炼工作已经20年了。
20年里,他组织焦化装置年产120万吨扩能改造工程,参与了5次全厂大检修,由他处理解决的各种生产难题数不胜数。
他是同事眼中的高山——对厂区内的每一套装置、每一个流程、每一项重要参数都了然于心,先后获得过集团公司青年岗位能手、集团公司节能先进个人、公司劳动模范等称号。
而在杜国看来,这一切都和他心中的高山——第一任老师陈树春息息相关。
陈树春是集团公司的劳动模范,也是出了名的严师、名师,对徒弟要求极高。
比如,陈树春要求杜国每天都要擦拭一遍设备,还不能占用工作时间。那时候,杜国负责的机泵有20多台,全擦一遍得一两个小时。这不光是为了干净,也是为了熟悉设备,并在擦拭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确保安全生产。
根据公司要求,技术员每两小时就要巡检一次设备,而工作时间外的擦拭工作,相当于又增加了一次巡检。“别小看这份付出。我当技术员时,好几次机泵运行异常都是在擦拭过程中发现的。”如今,20年过去了,杜国早已从基层技术员成长为企业生产管理者,但每天上班前擦一遍设备的习惯,他依然保留着。
不光师父要求严格,杜国对自己也不遑多让。“焦炭塔试压的压力是多少?”“新塔预热的目的是什么?”类似这样的问题,杜国每天都有十几个。
就这样,仅半年时间,杜国就熟练掌握了焦化装置焦炭塔、分馏岗位的操作,连师父也对他刮目相看。
独挑大梁
2010年,已经是炼油三部工艺主任的杜国,迎来了一次大考——焦化装置年产120万吨扩能改造工程,他任总指挥。
那一次,杜国面对的是炼油三部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设备大改造。要将装置加工能力从年产50万吨改至120万吨,除保留一台加热炉、两座焦炭塔外,其他设备、管线全部拆除重建。
为了确保工程顺利完工,杜国连续6天6夜没离开单位,无论白天黑夜,他都在装置现场,拿着图纸反复比对设备、管线安装位置、流程走向。
扩能改造工程,时间紧、任务重、难度高,队员们难免会遇到解决不了的难题,焦虑和挫败感像乌云一样笼罩着大家。这个时候,杜国都是团队中最“放松”的那一个,不断为队员们缓解压力、提振士气,一起解决问题。
大伙儿都说,他是团队的定盘星,有他在,什么困难都能迎刃而解。
其实杜国也承受着巨大压力,而且又是他第一次独挑大梁。为了不让自己分心,他跟家人约法三章——没有极特殊情况,不要给他打电话,尤其是两三岁的女儿。
女儿是杜国的心头肉,平时怎么亲近都不够,但为了工作,他需要有所取舍。可即便如此,他依然紧张,6天6夜里,他吃不下、睡不着,瘦了五六公斤。
新的焦化装置首次运行那天,从不迷信的杜国在心里默念起了“老天保佑”,直到耳边传来欢呼声,才如释重负。
挑战山峰
20年来,杜国不断挑战自己,走到哪儿学到哪儿,从操作工、技术员、安全工程师,到炼油三部工艺主任、储运部经理、生产技术部经理,无论在哪个岗位,他都能成为行家里手。
安全生产无小事。作为公司核心部门生产技术部的负责人,杜国要负责公司所有生产装置的正常运行,以及安全生产、节能降碳、生产调度、原料进厂、产品出厂等一系列工作。
如果把公司比作一口不断进水、出水且要始终保持盛满状态的水缸,生产技术部就是那台全天候工作的水泵。
为此,杜国这些年动不动就住在单位里,时间最长的一次,有一个多月。
平日里,即便回家休息,他也是手机不离身、24小时开机。
“干我们这行的,时间越久,胆子越小。”这些年,杜国越发害怕手机在夜里突然响起。好几次,职工因有急事打电话请假,睡梦中的杜国总会被惊出一身冷汗。放下电话,杜国却怎么也睡不着了。
说是“胆小”,其实更多的是责任和担当。
2022年,公司研究生产低硫船用燃料油,杜国再次被委以重任。这一次的难度不仅仅体现在新产品的研发上,为了保证能按时完成任务,公司采取了边生产边施工的方案,这无疑增大了施工难度。制定流程、协调原料罐、装置改造……一个个难题接踵而至,杜国被埋在了问题堆里。
那段时间,对杜国来说,熬通宵是常有的事。每个人都能看出他满身疲惫,但只要来到工作现场,他立马神采飞扬,和团队一起研究每一个方案,逐一分析优缺点,直到制定出最佳解决方案。
不单单是研究生产低硫船用燃料油。2022年,杜国组织修订工艺参数报警值,将报警合格率提升至99.99%;加强装置平稳率管控,使全厂平稳率达到99.64%,该装置获得49枚银牌、84枚铜牌;优化组织生产,调整产品结构,把催化装置汽油+液化气收率提至64.17%,增效5101万元……
“人生就像爬山,路越是难走,山顶的风景就越美。有梦想的人,永远不惧怕下一座高山!”杜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