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4月07日
第03版:03

巧手“剪”长河

——韩宝菊母子共同创作巨幅剪纸作品《运河古郡》

韩宝菊在创作中

本报记者 孙 杰 本报通讯员 任振宇

日前,河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渤海渔村剪纸第四代和第五代传承人韩宝菊、白金磊母子及其团队,共同完成了一幅长9米、宽1.5米的巨型剪纸作品——《运河古郡》。作品以古运河为轴,将沧州运河沿线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地标融入其中,通过剪纸作品立体形象地阐释大运河之美。

“大运河在沧州穿城而过,千百年来流淌不息,是咱沧州人的文化之根。作为渔村人,我自小对江河湖海就有特殊的情感,一直想以剪纸的形式将它描绘出来。”白金磊说。去年,母子二人在沧州市文广旅局、渤海新区黄骅市文广旅局的支持下,进行了一次大运河沿线的实地走访。雕梁画栋的南川楼,古意悠悠的御碑苑,巍然伫立的谢家坝……每到一处,他们都会拍照记录美丽的景象,并向当地工作人员详细了解这些地标的历史文化渊源。

回来后,韩宝菊、白金磊母子俩创作古运河长卷的想法更强了,他们决心用手中的剪刀与彩纸再现古运河的繁荣盛景。可是,仅大运河沧州段就长达216公里,流经吴桥县、东光县等8个县(市、区),这幅作品需高度精炼,该如何取舍,又应如何落“剪”?反复思量后,母子俩选取了清风楼、铁狮子等标志性地点,同时准备在作品中展现杂技、武术等文化元素。

基本内容确定了,但在选用哪种表现形式展现大运河深厚的文化底蕴上,母子俩又出现了分歧。在韩宝菊看来,丰富的元素、饱满的画面才好看,可以用大量红色表现和增加运河的厚重感。白金磊却不这样认为,他觉得增加浪花来展现运河流动的一面,通过适当留白能给观者留下更大的想象空间……

智慧的火花在碰撞中产生。随着母子反复研究讨论,几天后,二人终于达成了一致。“运河用‘阳剪’,浪花用‘阴剪’,‘阴阳结合’剪出来效果更立体、饱满。”韩宝菊说。

确定创作思路后,白金磊在电脑上绘出框架和图形。随后,两人各展所长,将多种剪纸技法巧妙融于作品之中,团队其他成员从旁辅助,大家一起努力。

可后期装裱时,装裱师傅又犯了难。白金磊说:“这幅作品因尺幅超宽无法使用机器装裱,必须全程手工装裱,负责装裱的刘师傅个子不高,这给他带来很大困难,也耗费了不少时间。”最终,耗时近一年,这幅巨型剪纸作品终于完成。

作品完成后,韩宝菊母子又做了一个重要决定,将作品捐赠给中国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目前,这幅作品正在备展,届时,会有更多人欣赏到这幅作品。“我们很高兴能通过这种形式让渤海渔村剪纸从渤海湾走向大运河畔,为大家了解大运河文化出一份力。”白金磊表示。

2023-04-07 ——韩宝菊母子共同创作巨幅剪纸作品《运河古郡》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87372.html 1 巧手“剪”长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