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4月07日
第05版:05

《寻找国立一中·1938》 姊妹篇《烽火弦歌》开机

本报讯(记者杨金丽)日前,青年导演刘亚玉执导的纪录片《烽火弦歌》,在前身为国立二中的江苏省常熟中学开机。这是刘亚玉继《寻找国立一中·1938》之后,投拍的第二部国立中学纪录片。这部作品被视为《寻找国立一中·1938》的姊妹篇。

刘亚玉祖籍沧州,她的身世和国立一中有关。1937年“七七事变”后,她的爷爷刘钟智当时是河北省立二中(今沧州一中)的学生。他不愿接受日本人的奴化教育,从沧州南下流亡到河南。这时,在泊师校长及河北其他省立学校校长的力争下,国立一中成立。刘钟智到此求学,从此和国立一中结下一生的缘分。他不仅是国立一中的学生,大学毕业后,又回校任教,抗战胜利后,他接任校长。他在这里结婚、生子。学校后来西迁陕西城固,刘钟智一家从此定居陕西。他的子女孙儿也都在陕西生活长大。

刘亚玉是上海大学电影学博士、苏州大学艺术学博士后,苏州电影协会秘书长,苏州经贸学院数媒系主任。她从爷爷口中得知国立一中的故事后,决定把它拍成纪录片。她历时4年、辗转多地,一路寻访,3集纪录片《寻找国立一中·1938》制作完成,为人们还原了一段抗战时期保留文化火种、流亡办校的中国教育传奇。该片在第八届中国口述历史国际周上获奖。拍摄过程中,她了解到,抗战时期,全国总共有33所国立中学,国务院原总理朱镕基,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彭佩云,中国“两弹元勋”邓稼先,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杨振宁,当代著名经济学家董辅礽,著名诗人贺敬之等,都是抗战时期国立中学毕业的学生。她萌生了拍摄国立二中的想法。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烽火弦歌》开机。

刘亚玉介绍,较之《寻找国立一中·1938》,《烽火弦歌》的呈现形式包括口述历史、情景再现、动画等,将更为多元化。同时,主创团队也希望以更为年轻化的方式,分“西渡飘蓬”“弦歌不辍”“东归续篇”三个篇章,聚焦抗战时期包括南京一中、扬州中学、徐州中学、淮安中学在内的江苏多所中学,讲述爱国师生们沿长江溯源而上、流亡至重庆合川办学的故事。

开机后,《烽火弦歌》主创团队赶赴成都、重庆等地,寻访国立二中历史的亲历者,收集散落各地的国立二中史料,并在老照片、信件、回忆录中钩沉这段被遗忘的记忆。记者联系刘亚玉,她正在重庆合川档案馆拍摄。她说,本片的采访对象包括中国航空教育奠基人蒋柏生、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气象学家白肇烨等。

《烽火弦歌》延续《寻找国立一中·1938》的主题,立足苏州,放眼江苏与全国,展现一代教育家的爱国情怀。预计此片将于年底前制作完成,并以系列纪录片和纪录电影两种形式分别与观众见面。

2023-04-07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87389.html 1 《寻找国立一中·1938》 姊妹篇《烽火弦歌》开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