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姑娘、留学硕士,崔冉冉身上的标签,与农业并不沾边。但为了心中的“生态农业梦”,她来到吴桥流转土地建起米娅的农场,发展绿色农产品种植。如今,米娅的农场已颇具名气,产品远销北京、天津等地。
桑园镇大辛村紧邻运河,是米娅的农场所在地。占地700多亩的农场里,种有樱桃、桑葚、桃子、杏、梨等,8个采摘大棚里是草莓、无花果、葡萄、西红柿、黄瓜及其他各类蔬菜。“等到了采摘季,游客不断,边采摘边赏景,可热闹了。”崔冉冉热情介绍,来吴桥6年多,她对这片土地已然有了感情。
崔冉冉是新西兰奥克兰大学食品科学专业硕士,怀揣着做绿色有机食品的梦想,2017年,已经参加工作的她,放弃大都市的生活来到吴桥,在大运河畔扎根逐梦。
流转土地、建大棚、种果蔬……这些,对崔冉冉而言,是陌生的领域,但热爱可抵万难,她把全部心思都放在了这片寄托梦想的土地上。种什么、引进什么品种……她与合作伙伴多次外出考察、学习,一点点完善,农场渐渐成型。
绿色农产品怎么种出来?他们明文规定:所有的农产品都不施化肥、不用农药,先让土地中的残留化肥自然降解。除草用人工或者大鹅,驱除害虫全靠防虫网、杀虫灯,肥料用牛粪或煮过的黄豆,让农场形成良好的生态链循环。崔冉冉说,他们专门从内蒙古购进动物粪肥,只为保证土壤和食品品质的优良。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农场生态环境的改善肉眼可见。“可能因为这边是盐碱土质,种植过程中难成活,需要不停补种,但种出来的水果很好吃,加上我们的原生态绿色种植,口感特别棒。”崔冉冉说。
终于,农场的桃子获得吴桥县首个绿色食品认证的消息传来,崔冉冉高兴得一夜未眠。“绿色食品认证不光看食品,还需要对土壤、大气、水源等进行检验。这说明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农场达到绿色标准了。”
荣誉来之不易。崔冉冉告诉记者,为了经营好农场,这些年,他们投入了很多,经历过多次挫败,当初和她一起来吴桥创业的同学、朋友陆陆续续都放弃了,6年来,她也深感从事农业之艰辛,但这份认可给了她莫大的动力,她会坚持下去。
目前,农场种植了10多种果蔬,辐射带动10余个村的百余户农民就业。关于未来,崔冉冉已有了明确规划:“700亩的农场基本成型了,接下来,要尝试农产品加工,形成特色种植、旅游采摘、深加工一条龙特色产业链条。500亩的运河湾公园,已经种植了牡丹、芍药、月季、食用玫瑰等,计划找合作商进行深度开发,如制作玫瑰精油等。”崔冉冉说,希望和她有相同梦想的年轻人能加入到团队中来,一起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