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创新思路,建立行动机制有保障
良好工作机制是成功的前提。
“百家理事单位进老区助振兴感恩示范行动”选定了112个对革命牺牲大、贡献大、振兴发展困难大的老区村作为帮扶对象,由市县两级老促会的百家理事单位联合市县两级百个政府部门“一对一”组成对子,靶向帮扶,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在“十四五”时期持续帮扶。
动员力量广,帮扶对象多,帮扶时间长,如何确保帮扶行动取得实效,真正让老区人民共享发展红利,市老促会按照以创新求突破、以机制促落实的思路,建立完善运行机制,不断推动帮扶行动走深走实。
——联席会议机制,市委、市政府“两办”发出关于建立联席会议机制的通知,明确了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和市老促会主要领导为联席会议主持人,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设置了相应的办事机构,确定了6项主要职责。
——结对帮扶机制,采取一个理事单位、一个政府部门和一个老区村“一对一”结对子帮扶形式,一帮5年,形成稳固帮扶关系。
——精准帮扶机制,参与帮扶单位,切实掌握受助村情,找准帮扶重点,聚焦弱项短板,持续精准发力,真正扶在关键处,帮到点子上,不断见成效。
——台账管理机制,对每一个帮扶理事单位、政府部门在老区村确定的帮扶项目、所办的实事等,分别造册登记,并将投入情况、工作进度、取得的成果、产生的效益等跟踪记录。
——工作通报机制,定期总结各县(市)各被帮扶村工作进展情况,向各县(市)各帮扶理事单位通报活动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督导推进机制,形成平时随机交流,抓住重点进行调研,半年一次调度的例行制度,掌握行动的进展情况,总结成功的经验作法,发现存在的困难问题,提出下步推进的指导意见。
——观摩学习机制,每年组织举办一次百个老区村观摩学习活动,通过实地观摩看行动、看效果,达到互相学习借鉴、互相促进的效果。
——表彰激励机制,按先县后市顺序,县、市两级老促会实行一年一次成效评定,二年一次交流促进,五年进行总结表彰。对帮扶投入多、力度大、成效显著的理事单位,由县、市分级表彰。
一年多来,市老促会认真履行联席会议赋予的职责,积极主动开展工作。市老促会领导坚持深入老区县(市)对帮扶行动进行调研督导,与县(市)老促会、帮扶单位和村“两委”共同谋划帮扶项目,完善实施方案,推进行动开展。县(市)老促会经常进入被帮扶老区村实地调查,掌握进度,充实台账,及时督导。
为发挥激励机制作用,市老促会利用沧州老区网,随时通报行动进展情况和先进单位的作法,2022年发布动态信息近百篇。通过在《沧州日报》开设的“结对帮扶办实事,进入老区助振兴”专栏,对9个先进典型进行宣传鼓励,发挥示范引领和行动导向作用。
因村制宜,差异化帮扶有效果
走进盐山县千童镇杨庄村村民刘杰亭的家庭银耳车间,一排排菌棒上盛开着一朵朵形似菊花的银耳,几位工人正忙着采摘、打包、装运。沧州福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回收新采摘的银耳,并当场兑现回收资金。
杨庄村是盐山县重点革命老区村之一。自“百家理事单位进老区助振兴感恩示范行动”开展以来,河北恩际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作为对口帮扶单位,发起成立福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杨庄村发展银耳种植,恩际公司投设备、技术、菌种、回收产品,杨庄村民投房屋、流动资金、劳动力,随着第一批银耳上市,首批参加项目的种植户户均盈利3500元。随后在县发改、财政部门帮助下,总投资230万元的杨庄村银耳种植基地开建,10月底,9个大型车间完成。11月,杨庄村又同恩际公司达成车间租赁协议。从2023年1月开始,恩际公司每年向杨庄村集体交租赁费15万元,一举解决多年来村集体无钱办事的难题。
这是“百家理事单位进老区助振兴感恩示范行动”中的一个帮扶缩影。百个老区重点村,发展状况不尽相同,参与帮扶的百家理事单位,行业、规模各有差异。本着“缺什么就补什么,需要什么就上什么”的原则,帮扶单位因村制宜,聚焦问题,各展所长,精准发力,围绕被帮扶老区村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村庄面貌、红色文化等方面存在的短板和问题,谋划实施一批实事、好事,帮助老区村强弱项、补短板,加快老区村振兴发展的步伐。
产业帮扶方面,全市已有9个项目启动推进,拟投入资金1430万元,已投入资金1010万元,对老区村特色产业发展,加快农业产业现代化进程,将产生重要推动作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已有39个帮扶项目正在实施,拟投资3101万元,已投资1093万元,项目将助推老区村基础设施的提档升级。环境整治方面,已有25个项目展开,拟投入资金1512万元,已投入资金1164万元,有效改善村庄面貌,提高村民生活品质。弘扬红色文化方面,已有13个项目落地,拟投入资金688万元,已投入资金407万元,这些建设项目有效保护了革命文物,开发利用了老区的红色资源。
此外,一些理事单位、政府部门在实施当年的帮扶任务中,又拓展思路制订三年、五年帮扶目标,细化方案,列出逐年推进时间表。
沧州建投公司对口帮扶肃宁县万里村,这里曾是当年贺龙率领八路军120师挺进冀中抗战指挥部旧址,起初锁定修复保护指挥部的工程,后经调研发现,本村和周边还有120师“三战三捷”的战场遗址、“雪村战斗”遗址等红色资源,经与县、乡、村共同谋划,形成建设“红色小镇”的新方案。已请中央美院5名专家进行整体策划,并筹措启动资金150万元,预计2024年建成这一红色教育基地。
匠心文旅产业集团帮扶献县十五级镇尹店三分村,为助力村庄建设规划实现,集团作出了5年帮扶计划,其中包括维修村小学教学楼、翻建村幼儿园、修建村民游乐园、修缮革命村史馆、安装街道路灯等8个项目,预计总投资160万元,持续推进,让村里年年出现新景象。
为革命老区促发展、助振兴,为老区人民办实事、谋福祉。随着“百家理事单位进老区助振兴感恩示范行动”的持续有效推进,老区人民日子将越过越红火,老区乡村必将焕发新生机、展现新活力,进一步推动革命老区发展不断书写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