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贾世峰 本报通讯员 史飞飞
“小区道路宽敞干净,便民服务到位,小区环境就像小公园,住在这儿心里可舒坦啦。”日前,运河区南环街道滨河龙韵小区的杨大妈提起自己居住的小区满脸喜悦。
能让居民满意,是因为滨河社区推行的“党群连心、物居结合”工作法,将社区居委会和物业服务企业融合,形成合力,化解了基层工作中的“千千结”。
打造“红色物业”
几天前,滨河社区举办科普公益活动,本来想准备桌椅板凳和音响设备的,没想到,小区居民主动搬来了自家的设备。不仅如此,录视频、找车辆等,都是小区居民自己解决的。
滨河社区党委书记赵敏说:“在我们社区,社区居委会和物业以及社区居民,就像一家人,大事小情都是大家积极参与,不仅工作效率高,居民的满意度也更高了。”
在滨河社区,物业公司党支部书记与社区党委副书记是交叉任职,这就是社区创新的“红色物业”模式。“物业的党员职工有了党组织管理就像是有了家,也有了归属感。”赵敏介绍,通过打造“红色物业”,物业公司的安保、保洁、维修人员兼任了社区志愿者和信息员,成为社区日常工作参与者,加入社区的各项志愿服务中来,解决了基层管理人手不足的问题。
“红色物业”为社区工作开展带来了活力。社区和物业公司经常联合举办文艺晚会、居民运动会等活动,丰富居民文娱生活,仅今年就已经开展了近60次联合环境治理行动。
担当“红色管家”
“6号楼防盗门关不严了,能找人来看一下吗?”日前,滨河社区服务大厅的工作人员接到居民电话后,马上联系物业人员,帮忙解决。
有物业问题可以联系社区,是因为在社区有一个特别的办事窗口——物业管理,专门负责解决各小区物业方面的问题。物业窗口能开在社区居委会,是因为滨河社区的“红色管家”党建联盟。
赵敏说,物业工作是居民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为及时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滨河社区以社区、业主代表和物业三方为主体,吸纳网格员、党员志愿者、热心居民和共驻共建单位相关负责人,共同组建了“红色管家”党建联盟,在服务大厅开设了物业管理窗口。
“红色管家”党建联盟每周开一次联席会,共同研究解决社区安全、环境卫生等大事小情。通过“红色管家”,社区先后解决了小区绿化斑秃、5号楼初次暖气费用、自行车乱停乱放等问题。后来,小区又以楼栋为单位组建了36个“物居结合微信群”,在线了解问题并及时解决。
编织“红色网格”
网格化治理是体现现代化治理的重要手段。在实际操作中,滨河社区搭建了“社区—楼院—单元”三级网格,将社区党委委员和社区工作人员、物业公司支部党员、网格员、党群志愿队队员,汇编到网格中,建立了17栋住宅楼、1818户4435名常住人口的“一户一档”信息卡。
“通过‘红色网格’,我们还可以收集居民意见,定期组织开展卫生整治,小区里的事现在基本上在网格中都能得到解决。”赵敏说。
在“红色网格”中,滨河社区推行“五事工作法”:居民提事、网格议事、会议定事、联动办事和群众评事。社区每一个网格中有20%的居民为老年人。为此,社区明确了向老年人服务的事项和职责,社区日间照料室分时段为网格中老年人开放。老人们在照料室看看电视、打打牌、聊聊天,安全又放松,舒心又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