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德州上演
近日,由吴桥杂技大世界演绎的大型情景杂技剧《江湖》在德州大剧院盛大上演,演员以最饱满的精神状态,演绎“吴桥杂技”的千年沧桑。
《江湖》是吴桥杂技大世界打造的一部集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于一体的大型杂技情景剧,作为景区品牌剧目在江湖大剧院常态化演出。该剧由中国杂协主席边发吉任总编剧,分为撂地走江湖、拔地闯天涯、正地归故乡三大幕,演员阵容近百人,表演时长90分钟,以吴桥杂技历史为背景,以杂技及其他姊妹艺术、现代高科技声光影像为表现手段,讲述了吴桥杂技从无到有、从国内到国际、从谋生手段到艺术表演的蜕变,再现吴桥杂技艺人闯荡江湖、行侠仗义的人生百态,体现了吴桥人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诠释了杂技艺术与大型舞台剧目融会贯通的无限可能。
演出结束后,剧院内掌声不断,“不用去吴桥,没想到家门口也能看到这么精彩的杂技剧。”“不仅领略了杂技文化的魅力,也感受到了吴桥杂技艺人的江湖传奇精神。”“希望吴桥杂技艺人多多来德州演出。”……人们热烈地讨论着,不少观众觉得意犹未尽。
以艺为镜映照江湖底色,以技为媒演绎艺术人生。这些年,吴桥杂技大世界在深度挖掘吴桥杂技文化的基础上,以展示杂技艺术日新月异的变化和创新发展步伐为创作主旨推出《江湖》《时代》《运河·印象》《江湖·秀》等一部部精品力作,不仅给前来吴桥的游客朋友们带来美好体验,更让吴桥杂技迈向全国走向世界,让更多人享受到这杂技艺术的饕餮盛宴。
技艺源远流长
吴桥县是著名的“杂技之乡”。吴桥杂技以“难、奇、绝、美”著称,最早可追溯至汉代,至今已有2800余年的历史。
100多年前,2000多名吴桥杂技艺人先后走出国门,他们或只身,或结伴,带着道具远走天涯,在各大洲进行演出交流。
其中,以杂技大师孙福有的“中华国术马戏团”最为著名。孙福有被誉为中国杂技对外交流的先驱与典范。他从艺55年,有18年在国外度过。他和他的“中华国术马戏团”先后到欧亚大陆30多个国家演出,他的绝活《十字大绳》《十字飞人》《飞刀》等节目为世人叹服。他发明的“保险绳”,使演员安全得到保障,这一装置至今仍为世界各杂技团所沿用。
走出国门的吴桥杂技艺人,足迹遍及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一大批来自东方文明古国的文化使者,不仅展示了高超杂技技艺和艺术成就,也将国外的先进文化和精美技艺传回中国,丰富了杂技内容,提高了杂技艺术水平。
打造产业链条
春光明媚,吴桥兆林杂技马戏团的50余名演员收拾好行李,整装待发,这一次他们将把精彩的杂技、马戏、魔术节目送到鄂尔多斯。70岁的老团长王庆志介绍说,每年这个时候都会有鄂尔多斯的商演活动,吴桥杂技在那里备受欢迎。
“从事杂技演出事业50年,图的是一个热爱,靠的是杂技魂。自己出生于杂技世家,13岁开始登台演出,20岁组建杂技团,一直带领百余名团员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漂洋过海把杂技节目送到了大洋彼岸。”王庆志说,县里有针对老艺人制定的好政策,出台了《关于支持吴桥杂技繁荣发展的若干措施》,这让杂技艺人们有了强烈的职业认同感,也坚定了把杂技文化传播出去的决心。
目前,王庆志的子女都走上了传播杂技文化的道路,纷纷建起了自己的杂技团,为全国各地送去精彩的杂技节目。
近年来,吴桥县深入实施“工业强县、杂技兴县”战略,充分挖掘独特的杂技文化资源,除了通过景区升级改造吸引游客走进来,发展杂技旅游外,还积极把精彩的杂技节目送出去,做大做强马戏、魔术、杂技等多类商演项目,大力发展杂技演出事业,延伸杂技文化旅游产业链条。
吴桥县依托独特的杂技文化资源,全面推行“6+1”系列产业发展激励政策,大力培植壮大杂技文化产业,支持鼓励杂技演艺团体将精彩的杂技节目呈现给观众,用崭新的面貌向世界展示着中国杂技艺术不断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