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4月20日
第07版:07

“互助敬老食堂”烹出“幸福餐”

本报讯(王昱鑫 宁美红)走进吴桥县北关村的幸福院,一阵阵欢声笑语传出,北关村“互助敬老食堂”就设在这里。午餐时间,志愿者们围裙、帽子、口罩穿戴齐全,在厨房里忙着包饺子,村里的留守老人有说有笑,在餐厅里等候就餐。

“孩子在北京,自己做饭怕麻烦,这里饭菜香,想吃什么就点什么。”76岁的村民刘玉兰是北关村的留守老人,过去她自己做饭,煮一餐吃两顿,甚至煮一餐吃三顿,如今在敬老食堂吃饭,顿顿都吃新鲜菜,这让老人的生活质量提高了很多。

为解决农村留守老人做饭难、吃饭难的问题,吴桥县不断创新养老助餐服务模式,积极探索发展农村互助养老模式,持续推广“互助敬老食堂”机制,以“小食堂”凝聚“大民心”,向有需求的农村留守老人提供丰富的餐品和优质的服务,打造出“离家不离村”的养老模式。

按照试点先行、分步实施、梯次推进、全面覆盖的工作思路,吴桥县采用“政府补助一点、个人出一点、社会捐助一点、志愿者奉献一点”的模式,多方筹措资金,吸引各方力量群策群力办好“互助敬老食堂”,确保可持续运营。为了减轻政府负担,建立长效机制,吴桥县还积极引导慈善资源、志愿者组织参与互助敬老食堂建设,把互助敬老食堂打造为社会公益慈善的重要窗口。

为保证农村留守老人吃上可口、实惠的饭菜,食堂还创新推出个性化点餐制,满足了不同饮食特点老人的需要。同时,在保障老人健康的基础上,积极动员低龄老人开展帮厨等志愿服务,丰富老人精神生活,营造浓厚孝老氛围。

“这里明厨亮灶,干净又卫生,我们吃得也放心。”谈及食堂的卫生情况,70岁的王志强竖起了大拇指。“互助敬老食堂”既是民心工程,也是良心工程,以“明厨亮灶”工作为契机,将厨房操作直观地展现在老人面前,全面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保障了老年人饮食安全。

“互助敬老食堂”不仅托起农村留守老人舌尖上的幸福,也推动老人们走出家门,抱团养老,拓展交际圈,促进邻里和睦相处,让老人们收获“桑榆晚霞映天红”的幸福。

平淡幸福,不过一碗安乐茶饭。吴桥县民政局养老服务股股长尚永亮表示,下一步将以健全完善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建设为抓手,以解决好农村特殊困难老年人“吃饭难”问题为目标,因势利导、顺势而为、补齐短板,坚持长效常态,加快推进“互助敬老食堂”建设,为老年人构筑幸福家园。

2023-04-20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88592.html 1 “互助敬老食堂”烹出“幸福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