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沧县捷地回族乡傅家圈村的“桃花节”系列活动拉开大幕,娇羞美艳的桃花美景吸引了众多游人前来观赏,一时间,美丽的古运河畔热闹起来。
傅家圈村紧邻大运河,离中心城区只有几公里。近年来,当地种植了1500多亩桃树,10多个品种,每年4月,进入了盛花期。借助“大运河”“桃花”等标签,辅以摄影大赛、作家采风等参与度高的大众活动,如今,傅家圈村已成功打造成沧州城郊的“世外桃源”、网红打卡地,年接待游客100余万人次,近郊游、采摘游等新经济、新业态富了村民,也催生了当地的“美丽经济”。
一次乡村之旅,两“端”赏心乐事。游客“美丽”入眼、“休闲”怡情,农户就地取“材”、就地生“财”,傅家圈的“生意经”值得借鉴。
如今,赏花热、踏青热在各地“大火”。以花为媒,巧借农旅融合、文旅融合等方式,“美丽经济”在各地愈发火热,不仅成为做大做强乡村旅游产业的中坚力量,还在推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优秀乡土文化、农耕文化资源是乡村旅游区别于其他旅游的重要特色。大运河畔,桃花烂漫;梨树园内,梨花盛开;油菜花地,金黄一片……春日里,沧州各地景色如画,美不胜收,打造美丽经济,沧州有资源、有优势、有潜力。加快让农村的田麦花果变成富有地域特色和人文底蕴的美丽经济,并且衍生出上下游的产业链,打造集生产、加工、休闲旅游于一体的休闲农业模式,实现“风景”向“钱景”的转变,是我们的共同期盼。
不过,也应看到,发展美丽经济,奏响一曲动人的“田园交响曲”,不是简单的“独奏”,而是复杂的交响。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还要我们各级有关部门持续挖掘本地文化的“潜能”,不断在特色文化上做文章,千方百计“增流量”“涨热度”,培育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不断满足游客对“诗和远方”的追求,更好展现乡村风貌、助推乡村振兴。